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732 条
-
重构女性历史:A.S.拜厄特小说《占有》之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孟育凤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占有》
女性历史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小说”。这是一部多层次叙述,表现人类多重主题以及思想的小说,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她的女性主义思想。作为一名现代女权主
-
城市住区空间营造的女性研究
-
作者:
黄翊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
女性研究
城市住区
女性主义
-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包括城市空间研究和规划建设在内的众多西方学术领域均受到女性主义的冲击,女性的需求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女性主义为城市空间的研究和规划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城市空间的女性
-
海外汉学家的明清女性写作研究
-
作者:
鄂文津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海外汉学
明清女性文学创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对中国女性的研究一直是海外汉学家们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在对中国女性研究中,女性文学的研究则是海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将海外汉学界关于中国明清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研究论著作系统性的梳理和介绍,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并将其与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作比照,探索其中的异同,通过对海外汉学家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为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研究提供某种镜鉴,进而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提供参考性的补充。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作了简要介绍,并对研究时期的选择、地域性以及研究文体做了大致限定和
-
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女性
-
作者:
刘璐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律职业共同体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
-
描述:
圣经上说,上帝先造了一个男人,后来又用这个男人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这可能是女人作为男人附属物之故事的最初起源。尽管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信仰和传统,但是,把女性置于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却几乎是共同的。在人类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改变这种从属关系,实现两性之间的平等,一直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尺度,而法律、法律职业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风向标”。在法律是“男性构建”的体制下,从事法律职业的女性如何完成不仅是可以参与其中,而且是还可以在其中做的更好的“华丽转身”。在这一对于法律职业中的女
-
波伏瓦《第二性》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评析
-
作者:
赵燕妮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在主义
波伏瓦
女性解放
女性主义
-
描述:
这一处境的演变过程与规律。波伏瓦不同于以往无论是专门化的或是单方面进行探究的女性研究,她不再是保守地参考、利用历史上男性思想家赋予女性的社会意义进而完成自身的女性主义理论,而是将思考的着重点靠拢在女性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区家政服务女性研究
-
作者:
姜夏烨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意识
社区服务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失业的痛苦经历,或者是来自农村,在城市的就业大潮中苦苦挣扎。她们有其弱势的一面,这一弱势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则表现为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挤压、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和性别化的职业塑造、双重角色给她们带来
-
女性主义“立场论”的哲学思考
-
作者:
李春晓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立场论
女性主义
认知方式
-
描述:
近年来,有关女性研究的理论在国内外都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女性主义的研究受世人的关注,自产生时起,各种视角和方法层出不穷,体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况。女性主义将性别差异作为其理论基础
-
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的角度评《呼啸山庄》中译本:以张玲、张扬译本与方平译本为例
-
作者:
易晗静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翻译理论
《呼啸山庄》
女性主义
对比研究
-
描述:
受“文化转向”运动的影响,女性主义翻译观随之产生并茁壮发展。女性主义者将其敏锐的触角延伸至翻译领域,将翻译理论与女性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女性独特的女性主义翻译观。女性主义翻译观为女性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传
-
论《老妇谭》中索非亚的身份困惑
-
作者:
刘丹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索非亚
《老妇谭》
身份困惑
女性主义
-
描述:
阿诺德·贝内特(1867-1931)是英国爱德华时期著名的小说家,《老妇谭》是其代表作。1908年《老妇谭》出版后,贝内特就声称“我再也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了”,事实也确实如此,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了评论家广泛的关注,给作者带来极大的声誉。可至今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写作技巧以及结构的分析等方面,而对其中所体现的女性身份问题则少有论及。 身份的建立是人类存在的重要环节,每个个体都迫切需要确立自己的身份,以便获得并维持心理上的安全感。女性身份以及女性意识问题一直是女性研究领域的重要
-
现代知识女性的价值困惑与社会性别
-
作者:
杜振利
来源: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和谐社会
知识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现代女性对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女性的人生 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国女性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是在历史比较中逐步形成的。作为 现代女性的代表,知识女性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选择上,由于同时兼顾多种 价值要求,常常会感到困惑。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传统的“男强女弱”价值观的影响。具体指功能上的 “男外女内”,地位上的“男主女从”,价值上的“男强女弱”等等。在这种观念 作用下,女性基本是“围着锅台转”,承担着生儿育女的家庭职责。即使是在近代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女性的就业率也极为低下。另一方
<
1
2
3
...
33
34
35
...
72
73
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