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子高等教育】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美日中三国女子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
作者:
赵叶珠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子高等教育
比较研究
-
描述:
本论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事实与数据等资料对美国、日本、中国三个不同国家中的共同课题——女子接受高等教育进行研究,从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历史、发展过程、途径、学科和层次分布以及女子高等教育的思想与目标等展开分析与比较,归纳出三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不同特点及共同发展趋势,提出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为“个人主导型”(individual-oriented)的欧美模式,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为“家庭主导型”(family-oriented)的东方模式,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则由“家庭主导型”的东方模式在建国后转变成为“社会
-
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与“新女性”的塑造
-
作者:
赵贝贝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
女子高等教育
新女性
-
描述:
中国近代“新女性”的想象,伴随着民族国家建设的诉求而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尽管各个时代的“新女性”具体形象不同,社会知识精英普遍认可新式教育是塑造“新女性”的必要途径,而接受新式教育也成为“新女性”的标识。他们将自己对“新女性”的种种期许诉诸教育,期望通过学校教育完成“新女性”的塑造。 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培养了女大学生新式知识、新式思维,为其日后获得社会职业打下基础,女大学生展示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气质。但女子高校的教育文化环境除了男性主流文化中理想的“新女性”准则之外,往往掺杂温婉贞淑等传统女
-
穆塞韦尼执政以来乌干达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
作者:
徐培丽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乌干达
女子高等教育
穆塞韦尼
-
描述:
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为世界人民所认可,但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接受高等教育的对象往往是男性(这种状况在落后地区尤为明显),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被无形的剥夺了。乌干达,一个地处非洲东部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其传统的文化偏见和社会习俗,导致乌干达社会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女子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更不用说高等教育。然而,这一状况在乌干达独立后改变不大。由于国家内部的政治不稳定,女子教育发展步履维艰。直到1986年,穆塞韦尼出任乌干达总统,在“国家抵抗运动”的领导下,乌干
-
近代女子高等教育与女性发展——以20世纪40年代的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为例
-
作者:
陈瑶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发展
女子高等教育
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
描述:
近代女子高等教育一直是女性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选择20世纪40年代的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女性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对20世纪40年代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学科设置、教学管理、师资状况、教学设备、教育理念、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活动以及社教活动等方面的描述,分析近代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是如何运作的,它的具体功能是什么。文中指出华南的创办是女子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女性的科学素养和职业技能,重视音乐和体育教育,提倡牺牲奉献的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