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林兰香》研究三题
作者: 杨玉英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主题   风格   林兰香  
描述: 《林兰香》是清初一部重要的世情小说,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小说文本从上世纪80年代被重新发现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其它世情小说的研究、与小说本身的价值相比,《林兰香》的研究仍稍显薄弱,还有进一步拓展的学术空间。本文在广泛吸收、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努力对小说进行深入探讨。第一部分,是小说第一主人公燕梦卿的形象论。“君子”是其形象的核心所在。小说中作者将“兰”作为燕梦卿的基本象征,以此来暗示其内在的君子身份,并从德、才两方面对这
其·敖特根其木格小说研究
作者: 红艳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法   其·敖特根其木格小说   形象   主题  
描述: 其木格小说的主题思想由作家对民族盛衰的忧虑、民族文化弊害的批评及对民族遇到的灾害进行了反思等三部分来分析的。在第三章中,在其·敖特根其木格小说的艺术手法中具体分析了传统创作方法表达方法和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及形象塑造的倾向—形象的类型化。
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
作者: 聂芳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示   美学风格   主题   宫崎骏  
描述: 本文将对宫崎骏电影作较为全面的研究。全文除了引言、结语外,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 第一章分三节,论述宫崎骏电影的三大主题,从文化角度对宫崎骏电影进行剖析,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青春成长
一个创新的作家:论伊丽莎白·鲍恩战时短篇小说的主题及其写作手法
作者: 邹宇红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战时   主题   叙述技巧   创新  
描述: 如果需要回顾二战的历史特别是战时英国民众的精神状态,有一位作家是不能忘记的。作为唯一能透彻描述战时伦敦真实生活的作家之一,她对英国人行为和思维的把握和精准的观察,即从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的现实到人心深处的体验,使她成为驾驭文章体裁、结构和语言的大师,其心理洞察力令人惊叹。她的名字因为她的作品得以流传。她就是伊丽莎白·鲍恩。 尽管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使她很难在文学史上有个明晰的定位,但她仍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出色的作家之一,并引起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和读者的兴趣。她的著名小说《心之死》于1998年被选为美国兰登书屋的“二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
作者: 李亚萍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美国华文文学   主题   文化认同  
描述: 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华文文学,在内容题材上一直都有内在的延续性。但在相关主题的书写中,60年代台港留学生作家群与80年代后大陆新移民文群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立场和思考视角:1、在故国回望的书写中,前者始终
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
作者: 朱静池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画电影   主题   风格   宫崎骏  
描述: 日本动画电影在风靡亚洲的同时,也在世界享有了盛誉。宫崎骏是继承了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的艺术风格,并将其风格推进到更具现代气息和现代意的一位动画巨擘。自80年代以来,“宫崎骏动画”已成为了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象征,他使动画具有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将动画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改变了人们对动画电影的认识和以儿童为主要观众的固有的定位。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渗透着他对人生、生存、生命、环境和梦想的审视,并体现着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本文将对宫崎骏电影作较为全面的研究。其主体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世界
《欲望三部曲》的主题研究—女性人物视角
作者: 张莹   来源: 外交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三部曲》   主题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首选回顾了以往对德莱塞及其作品的研究,总结了已有的关于德莱塞及其作品的研究大体上不外乎分为三类:人物分析、风格描述、主题挖掘。本文采用传统的传记及历史分析并结合作品文本分析的方法,旨在从女性人物
现代知识女性人生困境的艺术书写玛·德拉布尔小说主题的演变
作者: 李婉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人生困境   主题   知识女性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是当代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型作家,声誉可与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和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齐名。她的创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之时,至今佳作不断。纵观德拉布尔的18部作品,无一例外地展现了现代知识女性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及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总的来说,现代知识女性人生困境的书写构成了德拉布尔作品的一条清晰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其小说的内在发展轨迹呈现出三个阶段的演变趋势:第一
艾丽丝·蒙罗的《逃离》中的逃离主题探析
作者: 朱佳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题   《逃离》   逃离   艾丽丝·蒙罗  
描述: 艾丽丝·蒙罗是加拿大文坛上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她以契科夫式的现实主义手法,敏锐的文学洞察力和对普通生活的关注而享誉文坛。其娴熟的写作技巧将小说中人物的戏剧性生活完整地体现在作品中。然而,蒙罗并不是一位高调的女权主义小说家,但女性一直是她作品中的主角。她用简洁亲切的笔调描写了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为关注她们的爱情,家庭以及内心世界。她的短篇小说集《逃离》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加拿大小说的最高奖项吉勒文学奖。在这部小说集中,蒙罗再次描写了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平凡生活,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更加细腻和充分的体现。
《愤怒的葡萄》圣经原型研究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体   主题   圣经原型   内容  
描述: 相呼应使小说具有永恒的意义。圣经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涵盖了文学作品的内容,文体,主题等各个方面。近些年,国内外进行了大量关于原型批评的研究,在许多期刊杂志上刊登了大量的关于圣经原型理论的篇章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