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时时刻刻》中女性人物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孙旭阳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时刻刻》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迈克尔·坎宁安是当代美国著名作家。他相信文学是艺术传播美学和美德的最好形式,并且能教导女性如何在不同时期的社会都拥有自己的生活。因此,他描绘的人物非常生动并且符合当时的社会特点。他凭借小说《时时刻刻》而备受关注,这部小说出版于1998年,1999年获普利策奖和福克纳奖。在《时时刻刻》这个故事中,他用《达洛维夫人》作为线索,讲述了在不同时期的社会中三位女性的一天。本文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角度对作品中女主人公进行分析,揭示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受到的精神压迫,以及她们在受压迫的状态中惊醒,进而反抗的过程,最终揭示了
迈克尔·坎宁安《时时刻刻》中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
作者: 干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时刻刻》   迈克尔·坎宁安   女性自我身份  
描述: 本文基于对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这部作品的文本分析,对作品中三位女性人物自我身份的建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三位女性人物从身处自我的困境,到对自我身份建构的探索,从而最终确立自我的过程,揭示出身处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不同时代的女性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探寻,从而完成自我身份建构。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涵盖了迈克尔·坎宁安的主要文学成就,《时时刻刻》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文学价值,国内外针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介绍及本文的结构。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探析了《时时刻刻》中
不同时代下女性的共同困境---对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的互文性解读
作者: 蒋歌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时时刻刻》   女性的困境   两性和谐  
描述: 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经典之作《时时刻刻》为他赢得了1999年的普利策文学奖,这部小说凭借其优美诗意的语言和对妇女遭遇触动人心的描写获得了广泛的注意和好评。坎宁安说写这部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向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她的代表作《达洛卫夫人》 致敬,因为《达洛卫夫人》给予了他最初的文学创作灵感并指引他走向作家之路。因此不少学者认为说这部小说是《达洛卫夫人》在后现代语境下的重写。与此同时,《时时刻刻》构建了一个丰富而多层次的互文体系,不仅对伍尔夫的生平和作品《达洛卫夫人》进行了人物、情节等方面的指涉,而且对多丽丝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