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用精神分析女权主义解读麦琪自我意识的觉醒
-
作者:
郑秋红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乔治·艾略特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父权制自我意识
-
描述:
乔治·艾略特在其著名的作品《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充分展现了在其生活的维多利亚时期,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言行举止和道德规范的要求。问世以来,这部小说的结局部分一直广受关注。许多学者纷纷表达其困惑和质疑,他们认为主人公麦琪的死亡结局完全不符合逻辑,非常突兀。本文将尝试利用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理论来论证小说的结局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分析作者安排麦琪死亡的深刻用意。该小说中,主人公麦琪在她短暂的一生中,虽常常受到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压力,一直努力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本文立足于对麦琪自我意识成长过程与发展变化的讨论
-
乔治·爱略特的女性观在其《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体现
-
作者:
唐文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乔治·爱略特
女性主义
-
描述:
乔治·爱略特(1819-1880)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作家中杰出的一位。她,费劳伦斯·南丁格尔,以及维多利亚女王本人并称为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三位女性作家。与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相比,艾略特的一生是反传统的一生。她大胆的涉足传统意义上男子的知识领域:研究颅相学,翻译宗教方面的作品,充当评论家;思想上,她接受先进的科学和社会思想,放弃原有的宗教信仰,宣布不再陪父亲上教堂做礼拜;在现实生活中,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有妇之夫著名的评论家乔治·刘易斯过着非传统的婚姻生活。二十世纪女性主义的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她推崇
-
试从麦吉的新女性形象分析乔治·艾略特的女性观
-
作者:
杜海蓉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麦吉
自我牺牲
反叛
新女性形象
渴望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
描述:
乔治·艾略特(1819-1880),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一百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的目光。她的第二部半自传体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自出版以来受到了众多评论家及作家的高度赞扬。众多学者尝试着从各个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一系列的解析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对女主人公麦吉的描写以及对麦吉死亡结局的安排,乔治·艾略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女性”的形象。艾略特认为妇女追求自己权利的同时依旧需要肩负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他人可依靠的人。除了引论和结语,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包括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