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对比评析
作者: 孙涛   来源: 知音励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形象   思考   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位著名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使他在文学史上建立了新的里程碑,之后他用了九年时间创作完另一篇巨作《夜色温柔》。对于很多人来说,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几乎性格特点相似,但其实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他的主人公大都是女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20世纪后妇女的地位上升,他笔下的女性性格复杂,这也反映出他对女性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态度。
“性别”与“身体”:日本二战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卢伟   来源: 长江文艺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日本二战电影中,女性通常以女儿(如《我对青春无悔》中的幸枝)、妻子(如《风中的母鸡》中的时子)和母亲(如《大曾根家的早晨》中的母亲)的形象出现,她们是"革命者""探求者""守护者",温柔、美丽的女性以坚忍的力量、以母性之光慰藉日本之痛。但是女性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和救赎者,不仅没有反抗战争的话语权利,反而成为一种被"看"的对象,成为被男性世界排斥在外的"他者"。
论姜可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高飞燕   来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姜可生小说   形象概述   塑造手法   形象意义  
描述: 姜可生的小说塑造了一群清末民初的女性形象.她们像传统女性那样温柔体贴,忠于爱情;接受了新式教育,才情兼备;而且有勇有谋,敢作敢为,同时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作者创设跌宕起伏的情节,运用细节描写、间接描写和对比进行了刻画.这些女性形象秉承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又表现出民国女性的新变化.作者借之启蒙开化,感动影响社会民众.女性形象虽没有新小说那么先进,却也对社会大众有一定的影响,被40年代的言情小说作家群借鉴并继承发展.
论中西方文化交融中的女性形象:以《喜宴》为例
作者: 栗亚杰   来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宴   中西方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李安在《喜宴》中生动塑造了威威这个中西方文化交融中的典型女性,其身上具有中国女性的温柔、孝顺、有人情味的特点,也具有西方女性大胆、热烈、执著、独立、自我的特点。电影真实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差异所造成的许多矛盾。威威最终的宽容和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情观使矛盾得以解决,故事也有了圆满的结局,威威的女性形象也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显得更加生动娇艳。
从“圣母”到独立新女性的破茧成蝶——论《到灯塔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独立   拉姆齐夫人   莉莉·布里斯科   新女性  
描述: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塑造了两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形象。拉姆齐夫人善良、温柔、慈祥,她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圣母式女性。莉莉·布里斯科勇敢、独立、有个性,是独立新女性的代表,也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一个女性。在小说中,伍尔芙以母亲和自己为原型,对两位女主人公形象作出了富有深度的艺术描写。
从“圣母”到独立新女性的破茧成蝶——论《到灯塔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珊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独立   拉姆齐夫人   莉莉·布里斯科   新女性  
描述: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塑造了两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形象。拉姆齐夫人善良、温柔、慈祥,她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圣母式女性。莉莉·布里斯科勇敢、独立、有个性,是独立新女性的代表,也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一个女性。在小说中,伍尔芙以母亲和自己为原型,对两位女主人公形象作出了富有深度的艺术描写。
浅析《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贾宝珠   来源: 科教导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独立   理想   知识   女性  
描述: 《围城》主要是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群相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女性人物主要以苏文纨、唐晓芙、孙嘉为代表。本文把人物性格、人物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三方面因素综合
广告中女性形象设计的新模式解析
作者: 王财玉   来源: 包装工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一致性模式   男性化模式   双性化模式  
描述: 对于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设计提出了3种模式:传统一致性模式、男性化模式以及双性化模式。传统一致性模式主要反应传统的女性社会角色,新兴起的男性化模式则着力渲染独立、自信的现代女性形象,而双性化模式在男性化模式基础上不仅塑造女性工作中独立、自信的进取精神,还重点刻画女性在生活中的温柔、细腻、精致的休闲风格。并且在文中还进一步指出了这2种新模式出现的原因以及对社会观念转变和个体人格塑造的意义。
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下的狄更斯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跃壁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双城记》   维多利亚时期   社会风貌   人物命运   道德品质   荒凉山庄   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  
描述: 200余人。[1]他塑造的女性大都具有美好的道德品质,热爱家庭、温柔贤淑、思想坚贞,默默地为丈夫、家庭奉献着自己,但也不乏不善料理家务、失贞的女性形象。
从苦难中觉悟——雪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一次超越
作者: 刘楠   来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坚韧   苦难   女性  
描述: 在雪漠新作《野狐岭》中,莹儿、兰兰、月儿、豁子女人、雪羽儿、紫晓、木鱼妹是雪漠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集温柔、善良、坚韧于自身。一方面,在男权社会的桎梏下,女性自身的奴性地位和极度的贫穷状况,使得她们承受着巨大的苦难与不幸;另一方面,雪漠并非一味地书写苦难,而是让雪羽儿、紫晓、木鱼妹在爱与宗教的滋养下实现证悟,从而摆脱苦难,实现超越。
< 1 2 3 ... 39 40 41 ... 68 69 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