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29294 条
国际交流(英文)
作者:
暂无
来源:
Women of China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国
国家
代表团
地位
世博会
印度
国际交流
妇女组织
南非
访华
描述:
Chen Meets Thai Women’s Delegation陈至立会见泰国国家妇女院代表团On August 12,2010,Chen Zhili(right),Vice-Chairpers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China and President of the 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ACWF),met a Thai women’s delegatio
国民革命史研究的一个硕果——曾宪林主编的《国民革命事典》评介
作者:
陈国清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国民政府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对外关系
经验教训
妇女运动
典章制度
共产国际
国民革命
革命史
农民运动
描述:
曾宪林研究员主编的《国民革命事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与史学界同行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它为推动国民革命史研究提供了一部溶知识性、学术性、科学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大型的多功能的工具书。首先值得介绍的是《国民革命事典》一书的结构布局和指导思想。全书除序言、前言外,共分14个部类,即政党、政权、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和妇女运动、对外关系(二个部分)、典章制度、人物、史迹等。合共1400多个条目,共122万字。其内容既有国民革命史基础知识的普及,也有对这段历史重大事件、重要问题的深层次研究
论史良对人民司法工作的杰出贡献
作者:
陈秋兰
来源:
中国司法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史
史良
妇女运动
司法行政工作
司法工作
杰出贡献
中国人民
领袖人物
描述:
,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史良对新中国的人民司法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作出了杰出贡献。1949年10月1 日,随着毛泽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庄严宣告,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那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绿色化工研究所
作者:
暂无
来源:
化工进展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色化工研究所
化学品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技术力量
生物降解型高吸水性材料
本科大学
描述: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先生名字命名,以现代农业技术为特色的多科性省属本科纪念大学。学校前身为“仲恺农工学校”,创建于1927年,伟大的革命者、杰出的妇女运动领袖何香凝首任校长15年。1984年,经国家农牧渔业部、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校名由国家副主席王震题写。绿色化工研究所是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机构,主要研究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业、生态、生物等学科相关的化学与化工过程的科学规律,运用绿色化生产技术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发系列新工艺、新
图书馆内部非正式群体公共关系漫谈
作者:
秦珂
来源:
图书馆论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律约束
教育工作
负功能
自愿组合
引导措施
非正式群体
工作构成
奖金分配
妇女组织
工会组织
描述:
非正式群体是一种未经上级组织正式批准而形成的人群集合体,是由持某种共同需要的人自愿组合而成的。当前,有些同志对图书馆中的非正式群体存在着以下三种不正确的看法。一是对非正式群体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凡是非正式的东西都是违原则的和不正当的,而且必然是有害的,因此,主张对一切非正式群体统统予以取缔。二是否认图书馆中非正式群体的客观存在,认为在图书馆内部除党组织、团组织、工会组织、妇女组织等正式组织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形式的非正式群体,同时,否认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必要性。三是否认非正式群体的作用,认为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国共媒介话语权角力:《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报道解析
作者:
马玉林
梁忠翠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战时舆论
统一战线
宋庆龄
话语权
《新华日报》
描述:
《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报道篇幅非常多,主要集中于她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妇女运动、人道主义救助等方面的活动与贡献。《新华日报》之所以重视宋庆龄是由于:她的诸多言行契合中共的政策及主张;报道能破除国民党宣传媒介对她的封锁,正视其功绩;她能够为中国及中共赢得海外友好人士的道义支持与物质援助。《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着力宣传既增强了《新华日报》的影响,又加深了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相互间的信任。历史证明《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宣传运作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也是战时舆论状态下国共媒介话语权角力的真实写照。
论《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宣传
作者:
梁忠翠
马玉林
来源:
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一战线
宣传
华侨运动
宋庆龄
中国共产党
《新华日报》
描述: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于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的大型日报,它关于宋庆龄的宣传和报道是非常多的.这些报道主要集中在她于妇女运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救助灾民等方面的活动与贡献.<新华日报>之所以凸显宋庆龄,原因主要是:她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其言行蕴含着中共的政策及主张;她能在国际社会发挥政治影响力.<新华日报>不遗余力地报道宋庆龄所带来的宣传效应非常明显,既增强了<新华日报>的影响力又增强了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相互间的信任度.
历史编撰学与后现代主义
作者: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
李丽君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编纂学
语言学转向
历史认识
后现代主义
书写历史
描述:
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的文明和价值观展开了激烈批判,而那种现代以来面向社会科学的历史编纂学也由此发生了巨大转变。后现代主义历史学的两个核心观点,即历史无统一性、方向性或连续性,以及历史文本乃是根据推理和语言建构而实现的,都对历史编纂学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过去20年中,文化史,包括日常生活史、妇女运动史等研究兴盛了起来,地方性和社会个体得到了大幅度的强调。然而对历史编纂学影响更为深远的却仍是当今的全球化进程。确信过去的真实性,知晓历史认识中的主观性,遵循共同的理性尺度,容许历史阐释的多样性,或许
我的养母史良
作者:
冯乔
来源:
爱情婚姻家庭·特别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口述 史小红(史良之女) 结识陆殿栋 1931年起,母亲史良开始当律师。她想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保障民众的合法权利。她担任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革命人道互济会”的律师,营救了一些“政治犯”,还出面保释了中共地下党员。 史良在办案过程中,结识了法租界工部局的翻译陆殿栋,随后两人恋爱了。陆殿栋也是学法律的,美国哈佛留学生,学国际法。陆殿栋比史良小七岁,当时在法租界巡捕房当翻译,法语英语都很好。陆殿栋在法国巡捕房知道一些消息,今天要捕谁了,他就告诉史良。然后史良就通知宋庆龄,或是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预先就通知这些人
感悟等
作者:
胡齐明
来源:
杂文选刊·职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感悟· 英国的保罗·亚罗,无疑是最幸运的。愚蠢的舆论不能把他怎么样,因为他有自由和被保障的权利。他以一个人的力量反抗屏幕的价值取向,以一个人的信仰挑战大众媒体报道方式的权威。他不会像打假斗士方舟子那样受到暴力的打击报复,也不会因权力的强大而被“精神病”。 阿富汗的艾莎,是悲惨的。在野蛮的政治和家庭暴力面前,她的身体受到极大的残害;她又是幸运的,被“声援阿富汗妇女组织”及时救起,让她有活下去的信心,有了对着镜头面对世界揭露罪恶的勇气。因为她看到了自己背后组织的保护和民主的力量。 中国的林贝欣,是最不幸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