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叙事:寄寓着沉郁的文化意蕴──《金秋桂花迟》品析
作者: 黄式宪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知识分子   “零余者”   叙事结构   叙事风格   郭沫若   女性形象   整一性   “五四”新文学   文化意蕴   郁达夫  
描述: 叙事:寄寓着沉郁的文化意蕴──《金秋桂花迟》品析黄式宪作为对郁达夫极其风格化的文学世界的一次重构、一次诠释,《金秋桂花迟》(谢铁驱编剧兼总导演,杜民导演)这部新作清丽、典雅,可读、可品,给人们的艺术审美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面对当今风气浮躁、庸品充斥的...
郭沫若战国史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王小文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屈原》   如姬   《史记》   “失事求似”   战国史   信陵君   郭沫若   女性形象塑造   悲剧精神   价值取向  
描述:郭沫若战国史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诗意的符号 理想的精灵——论郭沫若历史剧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刘延年   刘少文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   伊甸园   诗意   女性形象塑造   郭沫若   安琪   符号   历史剧  
描述: 温柔的安琪儿低垂着头, 容光焕发,站在伊甸园的门口, 而好作乱的恶魔,脸色阴沉, 在地狱的深渊上邀游。
不同视角 不同文本
作者: 叶松青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主人公   文学   性别模式   革命   不同文本   郭沫若   作品   不同视角   女性形象  
描述: 不同视角 不同文本
《屈原》与《李尔王》初探
作者: 和富弥生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电颂   《李尔王》   历史剧《屈原》   徐迟   比较文学   郭沫若   莎士比亚   艺术形象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描述: 《屈原》与《李尔王》初探
一个关于女性的神话:论郭沫若的女性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作者: 蔡震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妇女问题   《女神》   妇女解放   女性崇拜   女性观   郭沫若   女性形象   人生理想   审美理想  
描述: 一个关于女性的神话:论郭沫若的女性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以女神标名的郭沫若精神内涵之探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本文   “女神”   女性立场   《女神》   精神内涵   文学业绩   郭沫若   《我的童年》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描述: 以女神标名的郭沫若精神内涵之探
以女神标名的郭沫若精神内涵初探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本文   “女神”   《女神》   精神内涵   文学业绩   郭沫若   《我的童年》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  
描述: 以女神标名的郭沫若精神内涵初探
反抗秩序:郭沫若与沈从文浪漫主义比较论
作者: 孟金蓉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泛神论   浪漫世界   自然观   自然世界   浪漫主义运动   自我世界   郭沫若   女性形象   运动轨迹  
描述: 反抗秩序──郭沫若与沈从文浪漫主义比较论孟金蓉也许在具体着手这项研究之前,我更多的只是直觉地感到,郭沫若和沈从文所开创的两个状貌各异、相向屹立的浪漫世界,犹如两棵生命长青的参天大树,卓然独立在现代文坛风景线的两端,而那浓郁的枝叶及其所生发的精魂均以其...
郭沫若几部历史剧中的婢女意识——金苹果的千古难题的现代解读
作者: 何思玉   顾圣皓   来源: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古希腊神话   象征   苹果属   悲剧色彩   郭沫若   婢女   意识   角色表演   历史剧  
描述: 当我们把郭沫若的几部历史剧摆在一起研究的时候,当我们把视线注射到众多女性形象上的时候,几位出身低贱而形象辉煌的婢女几乎占据了全部的视野.观看演出时,她们的舞台角色表演所产生的魅力几近可以和剧中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