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白族】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白族民间妇女组织“莲池会”的道德教育功能探析
-
作者:
何志魁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妇女组织
“莲池会”
白族
道德教育功能
-
描述:
"莲池会"是白族民间以观音信仰为主集众神祭拜为一体的中老年妇女组织,该组织以诵经和祭祀为主要活动形式,维系着白族村社的伦理道德生活、平衡着家庭和学校两大教育系统之间的道德张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看待并引导"莲池会"的信仰活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莲池会"与白族母性文化关系探微
-
作者:
何志魁
唐冬梅
来源:
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莲池会
白族
母性文化
-
描述:
"莲池会"是白族民间以观音信仰为主集众神祭拜为一体的中老年妇女组织,从该组织的成员构成、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以及发挥的文化功能来看具有明显的母性文化特征.从"莲池会"对白族妇女主体意识的提高,对白族生殖崇拜和本主文化的传承以及观音老母信仰的事实出发,探讨其与白族母性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
-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宏宏
来源: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诏大理国
唐朝
乌蛮
细奴逻
洱海
大理地区
白族
女性形象
中原汉文化
白蛮
-
描述:
唐宋时期对于大理女性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特殊性就在于大理地区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两个地方民族割据政权——南诏和大理国。在南诏、大理国统治期间,也就是自从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战争合六诏为一,统一洱海地区,并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接受唐朝"云南王"的封号后,直至忽必烈于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率兵灭大理国,历时五百多年,大理不仅是都城之所在,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切为当地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白族杰出的历史人物
-
作者:
赵履谦
来源:
民族团结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伐战争
共产党员
美国共产党
大学校长
妇女运动
中共满洲省委
白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孙中山
云南
-
描述:
白族杰出的历史人物赵履谦在祖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白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团结与共,为求得祖国的独立解放,作出过自己的贡献。20世纪初,国内掀起了留学日本的热潮,云南大理县人张耀曾、杨杰,剑川县人周钟岳等为代表的白族青年,怀着“振兴中华”的宏愿,赴日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