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李韶华   来源: 现代妇女(下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意识流小说   沃尔夫   女性主义  
描述: 物形象的分析,发现作者对这两位女性形象作了不同的处理,其实质是意在表现沃尔夫的如何重建女性自我意识的女权主义思想的。
论电影《沉睡魔咒》对人物关系的戏仿
作者: 齐欣   张璐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拯救者   斯托姆   传统文本   人物关系   玛琳   战争中   沃尔夫   后现代   戏仿   票房排行榜  
描述: 成绩,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起观众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女权主义的倡导者,沃尔夫顿关心女性的命运,了解女性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而存在的价值,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自信、自尊、自强的女性形象。在《沉睡魔咒》这
解读伊丽莎的三重身份:妻子、女老板、母亲:《天使望故乡》人物分析
作者: 郑军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菲茨杰拉德   悲剧形象   母亲   沃尔夫   解读   长篇小说   房地产   天使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1],只可惜的是沃尔夫英年早逝,令人扼腕[2]。伊丽莎作为甘特的妻子、房地产女老板和6个孩子的母亲,是小说主要人物之一,其事迹贯穿作品始终。在众多的女性人物中处于绝对的"女一号"地位,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形象。本文拟通过剖析伊丽莎的三重身份解读其悲剧形象。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