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比较】搜索到相关结果 167 条
-
“笑”的解读
-
作者:
赵巧丽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笑
比较
史湘云
婴宁
-
描述:
史湘云和婴宁是两位经典的“笑”女性形象,虽为不同作者塑造,但两人身上有许多共同点:相同的身世、相同的出场、相同的外貌,相同的性情等,本文通过史湘云与婴宁的比较,使二位女子的形象更清晰地展示。
-
《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比较解读
-
作者:
袁珊珊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红楼梦》
-
描述: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与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的世界名著。作品以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多种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刻划,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意识和社会状况。剖析了两部作品中反映女性意识的相同占和不同点,揭示了导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背景、民族内蕴和作家身份的差异所致。
-
性格决定命运:达吉雅娜与莺莺形象比较分析
-
作者:
于晓雯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莺莺
比较
形象
达吉雅娜
-
描述:
达吉雅娜与莺莺是俄中文学史上的重要女性形象,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两位女性的性格与形象特点。
-
“三个女性”形象之比较——谈曹禺剧本中人物鲜明的个性
-
作者:
丁世平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形象
女性
-
描述:
本文通过对曹禺剧本《雷雨》中的蘩漪、《北京人》中的愫芳、《日出》中的陈白露这三个女性形象在身世、经历、命运、性格以及对命运的态度等几方面的比较,来突现曹禺在描写人物形象方面的高超技艺、尤其是对身份地位相似的人写出各自不同而又极为鲜明个性的艺术手法,并进一步点明曹禺在对待女性问题上的高深思想见地。
-
川端康成与郁达夫性爱描写比较研究
-
作者:
单大欣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性爱描写
川端康成
郁达夫
-
描述:
川端康成和郁达夫是中日两国的著名作家。他们由于家庭环境、个人情感经历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表现在文学创作中也有相同的地方。二者都关注两性关系,关注女性。而同样的性爱描写却在描写程度、女性形象塑造、反映主题等方面有差别。本文就此做研究不难发现中日两国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
心灵走向解放的旅程:《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中女性不同性格形象的比较
-
作者:
刘雅倩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女性性格形象
命运
叙事手法
-
描述: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性格形象,都是自信、自尊、有胆、有识,比以往有创新的美好的女性形象,能冲破世俗偏见,独自寻找真爱,同时,又各具鲜明的特点。在对女性美好形象认识的角度上,在美好性格形象对美好命运的推动上,在女性叙事的手法上,两部作品还存在明显的差异,从中能清楚地看到女性内在性格形象在文学上的发展轨迹。
-
《卫风·氓》与《孔雀东南飞》之比较:看中国古代女性地位的变迁
-
作者:
郑爱娟
来源: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地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诗经》中的《卫风·氓》与汉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闺怨情诗的先锋之作。通过对两部作品女子形象的比较,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封建礼教制度的确立,女性地位由独立自主逐步走向封锁禁锢的历史印记;我们还可以认识到文学作品是了解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对我们解读当今社会的女性意识也有积极作用。
-
论简·爱与林黛玉之异同
-
作者:
何娟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简·爱
林黛玉
女性
-
描述:
打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蕴涵着社会思潮的特质。文章从她们的生活环境、爱情观以及结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二人的性格、精神及其社会根源。
-
拥有权力和自由的女性世界
-
作者:
蒋甜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传统的女性形象
阿赫玛托娃笔下的女性形象
-
描述:
著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这的确不算是对阿赫玛托娃的过高赞誉。她的诗歌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超凡的欣赏趣味揭示出了女性的心灵世界。俄罗斯文学中传统的女性形象一直都是屈于男权思想的的操控之下的,而阿赫玛托娃则赋予她的女主人公们以权利和自由,展现了这位赋予爱情以“女性发言权”的“俄罗斯诗歌女皇”在诗歌中独树一帜的贡献。
-
爱河漩涡中挣扎的两个不幸女人——安娜·卡列尼娜与蘩漪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叶齐华
胡汉舫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比较
安娜·卡列尼娜
女性形象
-
描述:
托尔斯泰和曹禺笔下的安娜和蘩漪是一对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敢于反抗压迫,敢于离经叛道的妇女形象。她们作为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典型代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变革时期旧家庭关系的瓦解及上流社会精神、道德、伦理方面的危机,充分体现了两位作者对旧社会封建伦理道德的抗议和批判。同时作者对这两种女性性格的动态塑造,赋予了两位女性形象真实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内涵
<
1
2
3
...
6
7
8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