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木兰】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动画电影《木兰》的中西文化解读
-
作者:
杨晓丽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
迪斯尼电影《木兰》
中西文化
-
描述:
在中国众多传统女性中,花木兰可谓是一朵奇葩,她替父从军的巾帼女英雄形象流传了近千年,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体现了我国的"忠""孝"思想。迪斯尼公司在1998年以《木兰辞》作为素材,改编成一部长篇动画片
-
《子弟书》中的花木兰形象研究
-
作者:
聂秋雨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
雌木兰
《隋唐演义》
《子弟书》
-
描述:
花木兰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经久不衰的女性形象,深受文人喜爱,诸多据此所创作的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最能说明这一现象。本文试以比较文学主题学的研究方法来探寻《木兰诗》、明代徐渭的《雌木兰替父从军》、清初褚人穫的《隋唐演义》和清代子弟书《花木兰》中的木兰形象嬗变之成因。
-
结构主义叙事学视野下《木兰辞》中的木兰形象
-
作者:
郑朝琳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构主义叙事学
《木兰辞》
木兰
-
描述:
《木兰辞》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从结构主义叙事学来分析《木兰辞》中的女性形象,木兰不仅是被父权制社会所建构的理想形象,由于作品的"民间"性质,木兰更闪烁着女性意识的光彩。
-
木兰现象的文化学解读
-
作者:
盛辉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木兰
女性意识
精神
-
描述:
木兰形象众人皆知,这一女性形象不仅出现于文学作品中,也见诸于戏剧舞台和荧屏内外。本文以《木兰诗》、豫剧《花木兰》和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三个作品为例,把花木兰这一女性形象纳入女权主义视角下进行分析,阐释由此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的精神内涵。
-
木兰形象解析及其文学影响
-
作者:
张泽伟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影响
形象
木兰
-
描述:
木兰原是形成于北魏时期的民歌《木兰诗》中一个替父从征的纯朴、善战的女性形象,随着此诗在唐朝经由文人从民间得来并被录入乐府诗集,木兰其人其事开始被文人以各种方式加以再创造和言说、解释、评论。本文在现有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木兰形象及其的文学影响。
-
谈木兰形象及其意义
-
作者:
胡超霞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
个性魅力
艺术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探讨木兰这个艺术形象的个性魅力及其社会价值进而挖掘古今中外的人喜爱这个艺术形象的原因。笔者认为,木兰的个性魅力,来自于其个性的丰富:既富有传统底蕴的美——至孝、爱国、不慕功名利禄、勤劳能干
-
木兰:男权文化中新型的理想女性形象
-
作者:
李俊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
四德
原型
新型理想女性
主导性特征
-
描述:
本文以男权社会文化为阐释语境,理清木兰形象要素的主导性特征和结构关系,再结合文本的独特的叙事方式,可以确定木兰是一个按照儒家礼教规范塑造的新型理想女性,她既才绝明异,又恪守四德。
-
木兰:男权文化中新型的理想女性形象
-
作者:
李俊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
四德
原型
新型理想女性
主导性特征
-
描述:
本文以男权社会文化为阐释语境,理清木兰形象要素的主导性特征和结构关系,再结合文本的独特的叙事方式,可以确定木兰是一个按照儒家礼教规范塑造的新型理想女性,她既才绝明异,又恪守四德。
-
从传统文化看《京华烟云》中曾家三媳妇形象
-
作者:
张业
杨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牛素云
《京华烟云》
木兰
孙曼娘
传统文化
-
描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最受欢迎的小说。该作品对女性形象构造尤为精彩,其中曾家三媳妇性格气质迥异,因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演绎了不同的人生命运,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
刚柔并济的奇女子:刘兰芝与木兰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
作者:
唐欢欢
来源: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互融
木兰
《孔雀东南飞》
文化认同
社会背景
《木兰诗》
刘兰芝
-
描述: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是中国文学史上女性追求自我尊严、争取个性解放母题的代表作。是汉魏六朝名歌的两大高峰,又称"乐府双壁"。木兰与刘兰芝刚柔相济,为维护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