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娜拉们”的出路:论易卜生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董倩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女性形象   易卜生戏剧  
描述: 本文通过对易卜生笔下的各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女性的地位与出路不仅仅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还受到宗教信仰、法律、经济等各种因素的约束的结论。并指出,女性要想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必须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的心态、勇于进取的精神,并且不断地用文化知识和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易卜生对中国文化及文学运动的影响研究
作者: 张铮   来源: 科技视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妇女运动   写实主义   易卜生戏剧  
描述: 易卜生,一个远在挪威的戏剧家却在中国的"五四运动"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此,主要探讨易卜生作为作家及其作品对中国社会演进及文学变革的影响作用,即易卜生为什么会被引进中国,在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且深度探讨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对易卜生有着怎样偏颇的认识与引导,其又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从易卜生的作品进入中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与文化都产生了变革。在他的"娜拉"形象,一个女权解放的先驱的引导下,我们的妇女运动从五四至今依然在进行着,思想及其影响一直在延续。但这种影响有着怎样发展与嬗变的过程?这是本
从娜拉到圣女贞德——试论现代欧洲戏剧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李玉花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世军   萧伯纳   海尔茂   外国文学   妇女解放   《玩偶之家》   新女性形象   斯特林堡   贞德   易卜生戏剧  
描述: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世界妇女解放蓬勃发展的时期,欧洲的戏剧舞台顺应了这一潮流,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女性形象。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首次提出女性要与男性享有平等地位的要求,标志着新女性形象的确立。随后尽管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和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在《父亲》、《朱丽小姐》与《理想的丈夫》等剧中塑造了一些“反”新女性形象,但新女性形象并没有中止发展。终于在戏剧大师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圣女贞德》等剧作中,女性解放的主题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
简洁、激情、创意——记挪威著名女演员尤妮·达尔等的访华演出
作者: 倪似丹   来源: 安徽新戏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意识   露天场合   舞台布景   电影与戏剧   女性角色   女演员   挪威   女性形象   石油钻井平台   易卜生戏剧  
描述: 为庆祝享誉世界的伟大剧作家易卜生的全集在我国的重新出版,由挪威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演员尤妮·达尔率领的团体曾于去年访华,在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小剧场演出了精彩的英语剧《易卜生剧中的女人——囚在笼中的鹰》。 尤妮·达尔是一位极负艺术素养与创新意识的优秀女演员。十二年来,她一直是挪威卑尔根国立剧院的常任演员。她曾在奥斯陆国系表演艺术学院接受了经典戏剧的训练,演出过从莎士比亚到易卜生与契诃夫等为数众多的经典剧作以及现代派试验戏剧。尤妮曾获1980—1981年度波兰国家奖学金,前往葛罗托斯基戏剧实验室学习。1986,她
易卜生“妇女解放”思想质疑
作者: 陈弘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每个人   玩偶之家   道德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解放思想   家庭伦理   女性形象   思想特点   易卜生戏剧   个人精神  
描述: 长期以来,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易卜生是一个妇女解放运动的热心倡导者,许多人甚至把易卜生的名字当作妇女解放的旗帜。然而,这位剧作家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可以说是没有他的读者们认识得那么清晰。易卜生即使在他一生中的最后几年也没有明确的妇女解放思想。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易卜生的整个思想特点: 1880年易卜生在写给德文翻译家卢德维希·帕萨尔格的信中曾说:“我笔下的一切虽然不一定都是我个人经历的,却都与我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我的每部作品的主旨,都在于使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