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化阐释】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
-
作者:
蔡青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探寻
华裔女性文学
文化阐释
-
描述: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
-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
-
作者:
蔡青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探寻
华裔女性文学
文化阐释
-
描述: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从自身经历出发,在她们的文本中,通过描写各类疾病,折射出创作主体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等多方面的反思。揭示了处在男权社会与主流文化双重压迫下他者地位的女性所受到的身心摧残与伤害;这不仅体现了华裔女性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反抗意识,更体现了后学语境下女性对自我身份超越性别、超越阶级、超越种族的执着探寻。
-
张籍咏女诗中女性形象的文化阐释
-
作者:
孙艳红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籍
女性悲剧
文化阐释
咏女诗
妇女观
-
描述:
女性是我国历代诗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张籍的咏女诗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凄楚动人的艺术世界,集中刻画了各种女性形象:宫女诗中的倍受冷落损害的女性形象、征妇诗中的饱尝离思痛楚的女性形象、农妇诗中的历尽艰辛穷苦的女性形象和离妇诗中的横遭驱遣遗弃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向读者展示了唐代妇女的悲剧命运,从中让读者感悟到张籍进步的妇女观。
-
《笠翁十种曲》女性形象的审美文化阐释
-
作者:
骆兵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艺术效果
文化阐释
故事情节
女性形象塑造
戏曲故事
社会生活
人物形象
-
描述: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不乏女性。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剧作家反映社会生活、演绎故事情节、熔铸作品主题,强化艺术效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戏曲作品思想价值的大小、艺术品位的高低、观众接受的多少,也往往取决于剧作家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圆缺
-
夏娃之脸:女性原型形象的文本与文化阐释
-
作者:
秦洁荣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迪丝
文学世界
海斯特
文化阐释
美国小说
罗切斯特
社会功能
文本研究
社会视角
原型批评
-
描述:
"夏娃之脸"是朱迪丝·弗莱基于对19世纪美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而提出的,她视美国为新的伊甸园,将诱惑者、伟大母亲、新女性和美国公主概括为女性的四个典型特质,反映了男性主流社会视角下女性的本质和社会功能,也体现了女性自我角色的发展与转变
-
原型的意义——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文化阐释
-
作者:
金昌庆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我的父亲母亲》
母亲原型
文化阐释
东方审美精神
“看”
张艺谋电影
影片
阿尼玛原型
女性形象
创作主体
-
描述:
原型的意义——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文化阐释
-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历史轮廓
-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80年代
轮廓
中国大陆
现实针对性
历史
文化阐释
-
描述:
一 问题的提出和说明 本文尝试对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资源做出一种描述和清理。这一工作的现实针对性在于,到1990年代中期.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中频繁出现“困境”、“危机”这样的字眼,这表明1980--1990年代之交女性文学批评的活力.它所提供的文化阐释和所形成的社会冲击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