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伍尔夫在中国文坛的接受与影响
作者: 罗婷   李爱云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意识流   女性主义诗学   中国  
描述: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最初是以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形象为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接受者所喜爱.新时期以后,她更多的是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者形象凸现于中国文坛,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并促进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
全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最初是以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形象为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接受者所喜爱.新时期以后,她更多的是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者形象凸现于中国文坛,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并促进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人物以及人物塑造对比
作者: 杜娟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意识流   象征手法   叙述视角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  
描述: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20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这两篇小说都成功塑造了深入人心的女人公形象。该文通过对这两位主人公形象以及包括意识流,叙述视角,象征手法等在内的人物刻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使读者对这两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以及这两篇经典短篇小说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论中西礼小说《红月亮》的创作特点
作者: 王海涵   来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流   认罪意识   《红月亮》   中西礼   人物形象  
描述: 长篇小说《红月亮》是日本作家中西礼以自身童年经历及其家族成员的兴衰变迁为叙事主线的现实主义力作。小说以中国东北为历史舞台,以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语言艺术手法塑造出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的创作特点包括意识流手法的成功运用,令人叹服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等,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印象和艺术感染力。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