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恋父情结】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张爱玲小说女性心理透视
-
作者:
罗斐然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恋父情结
女性心理
变态心理
女性冲突
-
描述:
张爱玲用华丽的文字表现沪、港两地女性在父权和夫权的文化传统中备受压抑的处境,而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则更是深刻,几乎都是内心充满痼疾的形象,本文将结合作品具体分析其小说中的女性,并从心理学角度探究这些形象的心理特征。
-
张爱玲小说女性心理透视
-
作者:
罗斐然
来源:
参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恋父情结
女性心理
变态心理
女性冲突
-
描述:
张爱玲用华丽的文字表现沪、港两地女性在父权和夫权的文化传统中备受压抑的处境,而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则更是深刻,几乎都是内心充满痼疾的形象,本文将结合作品具体分析其小说中的女性,并从心理学角度探究这些形象的心理特征.
-
赛珍珠笔下的恋父情结
-
作者:
罗海锋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恋父情结
笔下
赛珍珠
-
描述:
赛珍珠在《大地》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众多传统中国女性的形象,主要有阿兰、荷花、梨花和杜鹃,每个人又各有自己的境遇,其中梨花的境遇最引人注目,他喜欢上了一个年龄相当于她父亲的男性,这是恋父情结在她身上最直观的体现,即典型的老夫少妻型的婚恋模式,所以她往往是通过另外的一次异性的结合,来完成自己恋父情结的终结。
-
Oedipus Complex影响下的悲剧人生:Ruth人物关系分析
-
作者:
贺业明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恋父情结
畸形母爱
派拉特
露丝
无性之爱
-
描述:
《所罗门之歌》中的露丝是一位屑小卑微,逆来顺受的女性形象。受到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露丝同她父亲,丈夫,儿子和朋友的关系变成了一幕幕的悲剧。
-
病态的他者
-
作者:
暂无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伏娃
他者
恋父情结
《所罗门之歌》
弗洛伊德
-
描述:
露斯是《所罗门之歌》中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她是中产阶级黑人女性的代表。本文主要运用波伏娃和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从露斯的他者地位及恋父情结两方面来分析她的悲剧人生,进而探讨她的形象的重要价值。
-
病态的他者:《所罗门之歌》中露斯形象浅析
-
作者:
崔丹丹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伏娃
他者
恋父情结
《所罗门之歌》
弗洛伊德
-
描述:
露斯是《所罗门之歌》中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她是中产阶级黑人女性的代表。本文主要运用波伏娃和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从露斯的他者地位及恋父情结两方面来分析她的悲剧人生,进而探讨她的形象的重要价值。
-
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张洁小说
-
作者:
柏钰
来源:
襄樊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洁小说
性罪感
恋父情结
女性主体意识
革命清教徒
-
描述:
从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视角,纵观张洁的小说中对女性的描写存在着一些局限:身体的缺席,理想/世俗女性形象的二元对立;对革命与政治等主流话语的牵强附和,这些集中表现出张洁女性主体意识的匮乏。二者存在的潜在原因,除了时代共名,革命对个人身体欲望的清教徒式的拒绝,传统文化中性意识的罪感之外,还有张洁基于个人经历的恋父情结。
-
一个女人的爱情独白——浅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晓坤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妩媚动人
茨威格
艳遇
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
最后时刻
白玫瑰
心理描写
内心独白
我爱你
-
描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小说采用了德语中篇小说的框形结构,第一部分讲述了作家在他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因为好奇开始读这封信;中间是信的主要内容和小说的中心部分,也是这位女子的长篇内心独白;最后一部分是作家读完信的感受。这封信讲述了一个陌生女人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一生痴情,写下
-
电视剧《风和日丽》的女性主义批评
-
作者:
陈静
蒋盼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父亲
小翼
恋父情结
父权制意识形态
母亲
生父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电视剧
-
描述:
2012年6月,被誉为女性情感史诗的电视剧《风和日丽》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黄金档热播。该剧改编自艾伟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成长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女子杨小翼为了寻找生父而饱经磨难的一生。杨小翼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席导致她屡受质疑。一次偶然去电影院,母亲在抗美援朝的纪录片中发现了父亲,父亲此时是志愿军高级将领。母亲北上寻夫,独自归来后失意自杀未遂,自此对北京之旅避而不谈。而刘云石的出现,以及他对杨小翼母女的悉心照顾让杨小翼误信他就是自己的生父。一系列矛盾冲突之后,杨小翼终于获知自己的身世之
-
湿漉漉的生命“隐喻”:张爱玲论
-
作者:
王巧凤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身”
张爱玲
生命体验
张爱玲小说
精神生命
双重视野
恋父情结
审美范畴
双重影像
女性形象
-
描述:
湿漉漉的生命“隐喻”:张爱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