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思想艺术】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对一种小说观念与书写方式的检讨——重读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
作者:
王春林
来源:
新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克芹
许秀云
茅盾文学奖
小说创作
思想艺术
书写方式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小说观念
-
描述:
回想起来,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是1982年的事情,距今恰好整整30年时间。尽管在时间长河中,30年不过一瞬,或许是因为世事变迁太大的缘故,现在说起1982年来,已经似乎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了。30年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我们的文学写作,我们对于文学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的艺术审美观念,其实也
-
论托尔斯泰女性形象塑造的思想艺术
-
作者:
伍荣华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
女主人公
安娜·卡列尼娜
现实主义
托尔斯泰
思想艺术
少女时代
女性形象塑造
娜塔莎
道德探索
-
描述:
从尼古连卡到聂赫留朵夫,“托尔斯泰式主人公”虔诚的社会道德探索也是托尔斯泰的探索。从娜塔茨到马斯洛娃,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出作家在妇女问题上的思想轨迹。 从冲过客厅、滑脱披肩、大笑的那一刻起,娜塔莎的光彩就照亮了所有人的眼睛。她纯洁、聪颖又敏感好动。她会想象自己在月圆之夜“飞起来”,她会天真地认为自己前世是天使,她会“从进入舞会的那一刻起,就陷入了恋爱状态”……这就是少女时代的娜塔莎,全身心洋溢着生命的欢乐。 但作为具有强烈道德感和使命感的现实主义艺术家,托尔斯泰的主人公身上都负载着一定的道德和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