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业革命】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论狄更斯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苏丽敏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查尔斯·狄更斯
女权主义
工业革命
-
描述:
狄更斯作为英国杰出的文学作家,其人道主义思想几乎围绕在他整个的创作生涯中,在人道主义的熏陶下,他还致力于塑造各种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透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可以展现出其浓郁的女权主义思想。富有个性化的女性形象及其凸显出的女权主义已经逐渐成为狄更斯创作中的一个象征。本文立足于女权主义思想,分析狄更斯这一思想的形成原因,并具体指出在狄更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权主义思想,再进一步解读其女权主义的隐喻。
-
浅析工业革命前后乡村年轻妇女的观念——以《爱玛》为中心
-
作者:
张云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玛
思想观念
妇女
工业革命
-
描述:
在西方社会中世纪历史上,社会一直处于男权的统治下,妇女大多一直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工业革命不仅为英国带来强大的生产力,在社会、家庭等多方面也引起了变化。同时影响到了英国女性,工业革命成为英国妇女解放
-
浅析工业革命前后乡村年轻妇女的观念——以《爱玛》为中心
-
作者:
张云
来源:
神州(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玛
思想观念
妇女
工业革命
-
描述:
在西方社会中世纪历史上,社会一直处于男权的统治下,妇女大多一直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工业革命不仅为英国带来强大的生产力,在社会、家庭等多方面也引起了变化.同时影响到了英国女性,工业革命成为英国妇女解放
-
劳伦斯的阳性生态女性观——《雏菊》研究
-
作者:
赖娟华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批评
男性
工业革命
-
描述:
雏菊写于女性运动在西方世界骤然而起之时。面对妇女事实上经受的压迫和妇女运动带来的社会变迁,劳伦斯陷入矛盾之中。但通过对小说中雏菊的出现,命运经过和结局的研究,我们能发现劳伦斯以一种男性生态女性批评观对女性运动的结局悲哀的定论。劳伦斯利用雏菊作为象征表述了自己赞同女性应得的社会权力,但不应该企图替代男性地位。女人和男人应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各尽其责,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生态的平衡。
-
从《儿子与情人》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劳伦斯的女性观
-
作者:
吴林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冲突
劳伦斯
新女性
工业革命
-
描述:
悲剧收场,成为男权制为主题的旧时代与工业革命初期女权运动冲突的牺牲品。本文借《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中的几个女性人物
-
有个流派叫“新艺术”
-
作者:
晨朋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派
插图
巴黎
建筑设计
新艺术运动
艺术家
设计师
艺术领域
莫里斯
工业革命
-
描述:
莫里斯的红房子,比尔兹利精妙绝伦的插图,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吉马尔设计的巴黎地下铁道入口……如果要为上述这些已成为典范的艺术杰作寻找一条共同的纽带,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新艺术运动。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它崇尚自由、灵感,反对大工业批量生产的千篇一律,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这种风格一时之间波及广泛的艺术领域,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相对于立体主义、野兽主义、未来主义等大家熟知的流派,近年来国内的书刊对新艺术的介
-
德国早期妇女运动(上) 妇女职业发展与组织状况
-
作者:
牧欣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产阶级
妇女联合会
妇女运动
军国主义
妇女选举权
妇女社会地位
德国
妇女组织
工业革命
天主教
-
描述:
19世纪中叶,统一后的德国建立了以普鲁士邦为核心的德意志联邦帝国,经济上实现了工业革命,政治上则奉行君主独裁和军国主义制度。资产阶级与容克地主贵族联合起来,对外企图重新瓜分世界
-
苔丝的反抗精神——读《德伯家的苔丝》
-
作者:
陈薇
来源:
时代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精神
妇女运动
《德伯家的苔丝》
身体结构
经济效益
19世纪
廉价劳动力
工业革命
-
描述:
1写作《德伯家的苔丝》的时代背景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蒸汽机的出现宣告了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由于妇女运动带来的进步,男人和女人身体结构不同的理论已经不再得到公认。机器逐渐代替人工,妇女们
-
论妇女受教育权取得与发展的条件
-
作者:
李晓静
来源:
理论导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受教育权利
基本人权
现代社会
基本权利
妇女运动
男子
教育民主化
妇女教育
产生与发展
工业革命
-
描述:
妇女受教育权,即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是现代社会妇女的一项基本人权.妇女受教育权与男子受教育权相比,两者的差别不仅仅在于权利主体的性别不同,更在于两者在权利的产生与发展两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妇女受教育权经历了一个长期缺失的过程,它的产生较男子受教育权更晚;妇女受教育权的发展之路障碍重重,从而导致妇女受教育状况至今仍然与男子有着较大的差距.
-
今天的女性世界
-
作者:
冯媛
来源:
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方社会
中产阶级妇女
联合国
女性世界
妇女运动
职业妇女
下个世纪
社会形态
西方社会
工业革命
-
描述:
承受着传统和现代的夹击时,西方社会经历了改变人类的工业革命,大部分人口聚居在城市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妇女对接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