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参政】搜索到相关结果 119 条
-
台湾妇女参政的现状及原因剖析
-
作者:
周群英
杨金刚
来源: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政治地位
妇女参政
民主参与
权利参与
-
描述:
近年来,女性参政已成为台湾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台湾妇女运动的核心议题。本文分析了台湾妇女参政的历程及现状,剖析了影响台湾妇女参政的原因。
-
论男权社会藩篱中的妇女参政
-
作者:
孙小迎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权力
妇女参政
权利
-
描述:
本文用了一个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自己性别并产生对抗的名词 ,“男权社会”。然而 ,本文所用的“男权社会”并非人们所想像的男性绝对掌权的社会 ,它所要剖析的是从父系社会开始就形成的 ,并对男性和女性都产生影响包括痛苦的影响的价值体系。本文通过西方两位实权在握的参政妇女对决策和发动现代战争的作用 ,深刻反思了在男权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孕育出来的女性参政。提出参政妇女要关注妇女命运才是真正意义的妇女参政 ;并提出在现阶段 ,为了改变妇女的整体命运 ,追寻平等的理想 ,妇女运动为妇女争取普遍的权利比为少数不能关注妇女命运
-
妇女参政的强关系支持系统探析: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
-
作者:
祝平燕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支持系统
妇女参政
强关系
-
描述:
妇女参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妇女参政是男女平等理论的基本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妇女参政出现比例下滑,女性执政比例总体停滞不前,所以,妇女参政问题成为政治学、社会学和女性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的目的是展示参政妇女的非正式支持系统对妇女参政的影响,认为参政妇女的非正式支持系统主要由家庭、亲属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网络构成。个体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越高,个体从社会网络摄取的资源越多,其社会资本也越丰富。亲属关系作为一种强关系,不仅可以为女性提供物质上、工具
-
关于女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报告
-
作者:
唐伟
来源:
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查报告
妇女参政
性别优势
农村妇女
农村基层
村官
女性形象
女性参政
关注度
女大学生
-
描述:
作为活跃在农村基层的女村官们,是农村妇女参政的重要体现,她们对自身参政的理解、性别优势的认识、职责的明确及面临的困难等必须予以关注。
-
试论妇女参政
-
作者:
孙玲
来源:
理论与当代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帝反封建
妇女参政
社会主义事业
理论联系实际
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妇女干部
女性形象
女性领导
领导活动
-
描述: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形象生动而富哲理的格言,给妇女的作用作了一个客观的评价。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一次次的革命斗争,一场场的农民运动,妇女和男子一道投身革命洪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动人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她们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作出了新的贡献,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领域中,她们又成为一支肩负历史重任的主力军,战斗在不同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由于种种原因,妇女参政议政的人数较少、妇女参政成了“金
-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年总目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几点思考
浅议
妇女参政
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女子
浅析
女性形象
女大学生
-
描述:
~~
-
《镜花缘》为妇女大唱歌赞
-
作者:
吕晴飞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史略》
海外国家
妇女参政
《镜花缘》
女子
叶卡捷琳娜二世
伊丽莎白一世
武则天
社会理想
女性人物
-
描述:
《镜花缘》为妇女大唱歌赞吕晴飞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巾帼英雄和巾帼奇才。她们的形象是那么光彩照人,事迹是那么可歌可泣;不仅为历代的史书所记载,而且为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所描写和颂赞。创作于清代嘉庆年间的《镜花缘》,是我国继《红楼梦》之后出现的一部比较优秀的...
-
依托体制试点社区:妇女NGO的传统倡导模式
-
作者:
郭婷
来源:
中国发展简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全国妇联
妇女儿童发展
妇女参政
试点社区
NGO
王行娟
妇女干部
妇女组织
肥沃土壤
-
描述:
1995年世妇会以来,妇女领域已被证明是NGO发展的肥沃土壤,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组织、网络和行动,有些议题和组织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的关注。这部分是因为男女平等自1949年之后长期被当作重要方针在中国推行,妇女组织能更容易从政府和社会那里获得合法性;此外,历史悠久、影响力广泛的妇联对妇女组织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其他大多数NGO领域并不存在像妇联这样
-
中国妇女学研究:特点及社会效用
-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中国妇女学
女职工
对策性研究
妇女参政
评价系统
婚姻家庭
女性研究
社会变革
妇女研究
-
描述:
中国妇女学研究:特点及社会效用金一虹中国的妇女学孕育于八十年代初,发轫于八十年代中,至今从零星分散幼稚的前学科阶段到初具学科轮廓与规模、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成长期。回顾走过的道路,总结其间的经验,特别是从社会效用角度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一、二十年回顾前...
-
妇女理论研究在中国
-
作者:
文丁
来源: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学
妇女解放
妇女理论研究
妇女参政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女性研究
中国妇女
妇女问题研究
妇女研究
-
描述: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与此相适应,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也蓬勃兴起、不断深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九五世界妇女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认真总结我国妇女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我国妇女运动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妇女政策制度的理论依据,应该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