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爱情三部曲》中的女权主义思想表现
作者: 陈雪萍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平等  
描述: 巴金不曾声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 ,但是他在《爱情三部曲》中塑造的他心中的“近乎健全的女性”形象 ,贯穿的女比男强、性爱权平等应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观念以及对新女性在社会进步中所充当的角色和应具备的思想品格的理解 ,有较浓厚的女权主义色彩
从《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人物塑造看莎士比亚的女权主义倾向
作者: 黎会华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他者   父权文化   女权主义  
描述: 男性形象相比,女性处于主动、中心地位而男性则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因而打破了父权中心,解构了父权社会对妇女的界定,指明了莎士比亚的女权主义倾向。
承袭与反叛的双重变奏——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走向初探
作者: 王建成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承袭与反叛   女性主义文学   躯体写作   女权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作家从觉醒的那一刻起,就旗帜鲜明地反叛男权意识阴影笼罩下的女性形象传统,锐意于建立女性自己的话语,颠覆男性话语霸权。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在承袭与反叛的双重变奏中却形成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局面,即它一方面呐喊出了女权主义的声音,一方面又陷入崇尚女性霸权、躯体写作的尴尬境地。
解构男权传统——哈代小说创作的主导倾向
作者: 王琨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女性性意识   女权主义   主体意识  
描述: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一生创作了十余部长篇小说,其中,《远离尘嚣》《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尤为出色。哈代不仅对妇女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男权传统限定下的女性怀有深切的同情,而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超越了男权传统的女性角色特征,充分体现出妇女所特有的“女性意识”。
试论20世纪英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流变及其影响
作者: 王冬梅   高桂莲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   英美文学  
描述: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及其文学实践是 2 0世纪世界文学界最为活跃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与 2 0世纪全球范围内高涨的女权主义运动密切相关。以英美为代表的一批女权主义理论家和文学家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与女权主义研究
作者: 葛静懿   来源: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英美文学   研究   女性人物  
描述: 女权主义是以女性切身体验为动机所生发出来的一种社会理论,这种社会理论进而演化为社会运动与政治运动。女权主义更多地蕴蓄于英美文学作品之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以其遭际、境遇、命运等作为切入点
女权主义视角下《儿子与情人》中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作者: 吕辰明   孙先洪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儿子与情人》   女性人物  
描述: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体现了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三个主要女性人物(克莱拉、米丽安和莫瑞尔太太)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则反映了刚刚兴起的女权主义在19世纪的男权主义社会环境中的困境和挑战。
《小妇人》的女性人物形象再分析
作者: 皮艳玲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妇人》   传统观念   女权主义  
描述: 美国著名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成名长篇小说《小妇人》是在美国19世纪女权主义运动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作而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女人的悲剧:《麦克白》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作者: 李建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物形象   女权主义   《麦克白》  
描述: 世界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的剧作历久弥新,几个世纪以来吸引了无数文学批评家的驻足解读。作为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曾获得前人的多角度诠释。本文遂在此研究基础上,将视域加以扩展,运用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麦克白》中的三个女性人物进行分析,以求读者能够对当时社会的两性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电影《简·爱》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作者: 黄木健   宋启军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简·爱》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描述: 文学名著《简·爱》是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文学作品,多次被一代代电影人搬上大银幕。众多电影版本改编风格虽然不尽相同,但都重点表达了简·爱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分析电影《简·爱》中简·爱以及伯莎·梅森这两个女性人物形象,来表现女性不屈服于命运,追求个人独立、平等地位,构建一个两性完全平等、和谐生存的理想,反映出作品中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权精神。
< 1 2 3 ... 13 14 15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