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671 条
-
浅析李清照诗词女性气质
-
作者:
王肖菊
来源:
职业时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词
气质
女性
-
描述:
在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男权社会的宋朝,女人是没有自己的位置的,但李清照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创作心理,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敏锐的审美情感,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把切实的生命体验化为一种生命的审美,把古代女性文学创作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
-
寻求个性独立与解放的妇女主义设想:《紫颜色》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郑绍燕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种族主义
独立
反性别主义
女性
-
描述:
艾丽丝.沃克的进步之处在于她既不像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黑人女性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那样重种族政治而忽略性别政治,也不像其他激进的女性主义者那样完全否定与男性通过对话来达到相互宽容、合作的可能性,而是
-
宋代女性文学梅花意境的性别特质
-
作者:
舒红霞
阎保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意境
女性
性别
-
描述:
宋代女性文学咏梅作品营造的凄寒、高洁、清美的审美意境,反映了女作家文艺创作追求的审美取向以及她们现实存在的形态与情感心理模式,呈现着女性咏梅主体性别的、时代的和阶级的印迹。
-
独特的文化景观-试论现当代女作家笔下的“姐妹情谊”
-
作者:
高乃毅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姐妹情谊
女性
-
描述:
中國現當代女作家筆下的“姐妹情誼”,以同性結盟的姿態反叛了封建禮教對女性角色的限定,開拓了文學表現生活的一個嶄新領域,為長期處於封建倫理文化壓制下的女性文學帶來了曙光。對女性之間“姐妹情誼”的關注,展現了一道女性生存真實的獨特景觀。
-
重拾生命资源之意义——以《杀夫》《无字》《饥饿的女儿》为例看当代女作家“饥饿”书写
-
作者:
杨秀明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资源
饥饿
女性
-
描述:
"饥饿",始终是女性文学中的重要主题,小说《杀夫》《无字》《饥饿的女儿》分别显示了台湾地区、内地和海外华裔女作家对饥饿问题的关注。细读这一主题下的三个文本,女性身体在近现代遭遇的饥饿既揭示了男权社会
-
方方小说中女性消费行为文化意义解析——湖北女性文学另类观照
-
作者:
王麓怡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文化
代理消费
写实
女性
-
描述:
方方的小说以写实为主要特征,《树树皆秋色》、《出门寻死》也以女性生存主题及原生态的写实延续其风格。作品主要描写女性所处的阶层和日常生活写实的消费文化:社会上层女性的符号消费与个性消费区隔的写实
-
论《私人生活》的成长主题
-
作者:
陈未
来源:
文学与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私人生活》
女性
-
描述:
《私人生活》作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充分写出了远离男权文化的女性生存状况。陈染笔下倪拗拗的成长史让我们看到了整个女性群体的心灵成长历程,本文试图从男性与同性两个方面分析《私人生活》中的成长主题。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文学阐释
-
作者:
谷英姿
刘钊
来源:
长白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阶级
社会革命
女性
-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不仅指导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还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主题选择及审美取向。在妇女解放运动的洪流中,男性大师们对于妇女解放的思考以及他们身体力行的文学创作,对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
吴江沈氏女作家群的家族特质及成因
-
作者:
郝丽霞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特质
沈氏
成因
女性
-
描述:
吴江沈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一个著名的文学世家,除了以沈?为代表的男性成员在传统的诗文及戏曲领域内取得的辉煌成就外,女性文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沈宜修为核心的女性作家群具有鲜明的家族特质,她们以
-
性别视角下姐妹情谊主题小说创作溯源
-
作者:
李校争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
创作
姐妹情谊
女性
-
描述:
女性文学作品的诸多命题已受到文学界的高度重视,而姐妹情谊则是一个重要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主题性命题。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学的积淀、现当代作家的不断探索、西方女性主义思想与理论的渗透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