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苏曼殊塑造的女性形象及他的女性观
作者: 唐月琴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梦记》   女性观   评论   苏曼殊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苏曼殊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03年在上海《国民日报》工作期间与陈独秀一起,翻译雨果《悲惨世界》,其中翻译占六回,创作占八回,故事联系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尚海—上海),与其说苏曼殊在作品中表现的是雨果的思想,不如说更多的是他自己的思想。这是曼殊借翻译之名,取材于晚清社会的一部创作小说,初步显示了他小说创作
妻子与姬妾——《林语堂三部曲》人物论之二
作者: 朱东宇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互补   儒道融合   理想性   女性观   家庭文化   象征性   哲理性  
描述: 本文从文化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现代华人家庭文化小说《林语堂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妻子与姬妾(情妇),认为这些人物具有儒道融合、中西互补、“二重组合”式的复合性思想个性与文化品格。表现出鲜明的哲理性、象征性、理想性的精神特征与艺术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林语堂儒道融合、中西互补的文化价值观、艺术审美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妇女观、婚恋观与家庭文化观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关于“女性”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断想
作者: 郁梓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解放   文化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  
描述: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关于“女性”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断想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
作者: 尹旦萍   来源: 哲学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女性伦理观   女性观   婚姻家庭观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新文化运动时期崛起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女性主义思潮.它的产生,是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为它提供了时代的背景和舞台,戊戌维新以来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它提供了历史前提,西方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传人为它提供了思想来源,不同思潮的激荡又使得女性主义思潮的展开热烈而丰富.正是这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女性主义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蓬勃兴起.
解读拜伦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丹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浪漫主义   阿尼玛   凯瑟琳   父权制社会   女性观   唐璜   娜拉   海蒂   康纳   奥罗拉  
描述: 戈登·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人们广泛地阅读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拜伦作品塑造的"拜伦式英雄"为拜伦带来了巨大的成就,与这些容易让人产生崇拜情愫的英雄相比,拜伦笔下的女性形象则容易被忽略,当我们抛开这些英雄形象而反观拜伦笔下的女性形象时,会发现这些出现在叙事诗中的女性承受着多舛的命运,而拜伦也曾公开地宣称:"同拿破仑一样
男权意识视野下的明代小说女性形象
作者: 王忠禄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后期   明代小说   三国演义   女性意识   女性观   小说创作   男权意识   元明之际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描述: 关于明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学界已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演变轨迹,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综观明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发现,从明初到明末,经历了一个逐渐的演变过程。对这一演变轨迹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女性形象的认识,而且对明代作家的女性观的认识,也有积极意义。
姹紫嫣红 群芳吐艳: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李玮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生活   劳伦斯小说   女性思想   女性观   创作模式   瑞尔   《儿子与情人》   女性问题   女权思想   中长篇小说  
描述: ,就是女性意识和女性形象。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因为这些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而引起了轰动,也因此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就。他的女性观一直是评论界争议的焦点,而对他女性形象的评价和认识,也是众说纷纭。[1]他所塑造的新女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王朔创作心态的嬗变
作者: 朱立冬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水   李白   女性观   王朔创作   空中小姐   火焰   作品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痴情  
描述: 在王朔的作品中不乏女性形象的塑造,通过研究他的女性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颇具争议的作家及其创作。王朔笔下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空中小姐》中的王眉、《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的吴迪、《浮出海面》中的于晶等,这些女性美丽、年轻、痴情。第二类女性有《橡皮人》中的李白玲和杨金丽、《玩的就是心跳》中的李江云等,她们漂亮,有魅力,追逐金钱和欲望。第三类女
子弟书中满族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美雨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男性作家   新妇谱   文学作品   民族精神   女性观   审美意识   形象研究   双蛾   感情生活  
描述: 子弟书是起源于乾隆时期,流行于清末民初的一种说唱文学。其对满族女性的描写,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满族女性提供了比较翔实的资料。文学作品是作者民族精神及其审美意识的外化,研究子弟书中的满族女性,除了对当时满族女性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之外,还可以窥见当时满族男性的女性审美观。在子弟书作者眼里,理想的满族女性应该是豪爽多于柔弱:"燕地佳人性子多,一团冷秀隐双蛾
绵里藏针妇人心:论狄更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
作者: 王怡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查尔斯·狄更斯   女性观   女性人生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形象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状态   洛克  
描述: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评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在《小杜丽》《荒凉山庄》等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女性人物形象,使其成为书写女性人生、表现女性生存状态的重要作家之一。本文深入了解了狄更斯的传统女性观,从时代和文学的角度来洞悉作者的理想女性意识,研究狄更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手段,以克林南姆夫人、德洛克夫人、斯巴塞太太为代表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一反往常侧重完
< 1 2 3 ... 37 38 39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