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游刃于私人体验与公共领域的幽灵:重新解读陈染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中的女性观
作者: 景欣悦   来源: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私人体验   公共领域   私人生活  
描述: 本文以当代女性作家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为分析文本,从"公共视域"这一反传统的全新视角切入,重新解读陈染的女性观。本文旨在论证陈染的女性观是建立在"私人生活"与"公共领域"双重体验之上的社会性别意识,从而弥补此前对陈染的片面化解读所遗留的缺憾;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此前对陈染作品偏重"私人化"女性意识研究的深层原因,反思商业化、市场化背景下女性文学发展的困境与未来。
试述冰心的女性观
作者: 陆纯梅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恶   扬善   女性观   家庭  
描述: "五四"女作家不仅以自己的创作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也以她们性别特征明显的作品开辟了一个中国女性文学的新时代。其中冰心作为代表,以特有的女性眼光审视社会变革,温馨书写女性的传统美德。文章拟从注重家庭生活、扬善、抗恶等几个方面对冰心的女性观展开分析。
简·奥斯丁与夏·勃朗特女性观之比较
作者: 江坤凤   来源: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意识   爱情婚姻观   女性文学  
描述: 19世纪是真正意义上西方女性文学产生的时期。简·奥斯丁、夏·勃朗特等女作家通过写作反映了她们各自不同的女性观。本文将比较简·奥斯丁与夏·勃朗特的女性观。
女性的超越与失落
作者: 赵秀莲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女性观   失落   反思  
描述: 立足于新时期的文化结构和话语背景,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期女作家写作状态的梳理,向人们呈现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从女作家写作到女性主义写作的演进轨迹。
浮出历史地表之后——凌叔华女性观发展轨迹探寻
作者: 韩仪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凌叔华   日常生活  
描述: 凌叔华在“五四”时期虽然积极投入“妇女解放运动” ,但是在“妇女问题”上她的女性观要比同时代女作家成熟、明了得多 ;通过凌叔华对新旧女性的全面观察与评价可以发现 ,她的女性观具有海德格尔式的诗性存在色彩。完整清晰地描述凌叔华的女性观发展轨迹 ,不仅有助于深入解读凌叔华 ,而且对现代和当代的女性文学认知都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冯小燕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女性观   新女性   海明威   女性形象  
描述: 海明威是一位硬汉型的著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主要是以不屈不挠的男性为中心,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女性人物。他对待新女性的态度既同情、欣赏,又带有矛盾心理,他担心当时的女性运动影响到男权社会。通过研究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析海明威的女性观,并结合海明威的生活经历,了解海明威对待女性的态度,这对于我国读者赏析海明威的作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论杜甫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周莹   罗朋朋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女性观   爱情观   女性形象  
描述: "情圣"杜甫辗转一生,其诗歌中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其人其诗又分别被称为"诗圣"、"诗史"。杜甫对各阶层女性的丰富描绘与深刻展现,构成了其诗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的女性亲人、女性歌舞伎、上层女性以及苦难的乡村女性形象丰满真实。其进步的爱情观、女性观,亦玉成了其高尚的人格,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敬仰。
《无声戏》中的女性形象内涵探析
作者: 樊明凯   李永建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惩恶扬善   《无声戏》   李渔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生活在明末清初高度城市化时期的文学家,李渔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女性观。他推崇智慧女性、肯定女性追求婚恋自由,关注底层女子。通过对《无声戏》中不同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中不同女性形象所体现出的作者独特的女性观念及惩恶扬善的创作旨趣。
从《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看林语堂的女性观
作者: 曾尔奇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女性观   林语堂   背景   女性形象  
描述: 林语堂身为一代大师,他的代表作《京华烟云》一出版就受到国内外极大追捧,被誉为现代版"红楼梦",是林语堂作为小说家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奠基之作。《京华烟云》中刻画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从这些精彩纷呈的女性群像中,我们可以窥见林语堂同其他作家与众不同的女性观。本文以《京华烟云》的写作背景入手,从《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看林语堂的女性观。
奥尼尔剧作的女性形象与女性观
作者: 卫岭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伤记忆   女性观   奥尼尔   地母神话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奥尼尔悲剧创作三个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剖析,通过深入奥尼尔的传记和创伤记忆,分析奥尼尔女性观的嬗变,探讨他的地母崇拜和对女性形象、母亲形象关注的深层次原因,从而论证奥尼尔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伟大作家
< 1 2 3 ... 30 31 32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