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成长】搜索到相关结果 37 条
-
乔叶小说:小叙事与女性成长
-
作者:
刘军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叶小说
小叙事
女性成长
-
描述:
作为"70"后作家群体中的一员,乔叶近些年来创作成绩丰硕,她选取小叙事的基本叙事路径,恪守基于百姓生活的日常风情的叙事伦理。烟火味的渗入以及女性人物心理场建构,是其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而乔叶真正的突破却在反映女性成长系列小说方面,她的关于女性心理内生长过程的小说,构建了当代视域下中国小说的一个独特景观。
-
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成长故事
-
作者:
严璐璐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熟少女
两性
女性成长
知识女性
-
描述:
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的浮出,使得有关女性的个人经验甚至女性成长故事得以充分展现,而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为这类叙述提供了颇为独特的范例。她笔下的乡镇少女的成长系列与都市女性涉世序列,书写了女性成长轨迹中的创痛与不安、困境和欲望。
-
穿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当前女性家族小说创作的回顾与分析
-
作者:
潘晓生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女关系
历史
女性成长
女性家族小说
-
描述:
从历史文化时空中对当今的女性家族小说创作进行探索,将作品中描写的那些隐秘的、为人们所忽略的、甚至有意遮盖的生活内容的意义揭示出来,发掘出它们试图寻找的女性历史的真相,有助于深化对当今女性文学的认识。从女性的角度重新解读历史,可以充分认识作品所展示的女性成长史中包含的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
-
《小妇人》:关注女性成长
-
作者:
黄然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妇人》
主体意识
女性成长
女性文学
-
描述:
纵观中外文学史,男性成长小说比比皆是,与对男性成长的过分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女性成长的忽视,由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无视、不尊重与不理解,也很少有人去关注女性成长。而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引导人们去关注女性的成长,走进成长中女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而关注整个女性群体的成长、身体的成长和自主意识的增长,从而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构建女性话语模式和女性文学,带领女性走向独立与自由。
-
“灰姑娘”式女性成长:《桃之夭夭》和《曼斯菲尔德庄园》比较分析
-
作者:
沈忱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灰姑娘
女性成长
女性主义
-
描述:
"灰姑娘"是女性文学中历史悠久的主题,而女权主义运动在20世纪风起云涌,世界各国的女性主义流派都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本文通过比较《桃之夭夭》和《曼斯菲尔德庄园》这两部小说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成长过程,解读了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相似的女性主义思想,而她们的女性主义思想对当代的女性主义发展有新的启迪。
-
女性成长 自我实现―析简妮•克洛福德的女性成长历程
-
作者:
林文静
来源:
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斯顿
自我
女性成长
女性主义英雄
-
描述:
赫斯顿的《他们仰望上苍》是美国非裔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文本中女主人公简妮•克洛福德的三次婚姻以及最终茶点之死引起不少学者的研究及争论。本文主要从女性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简妮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而且成了一名女性主义英雄。
-
从依附到独立:从三个女性形象看西方女性成长历程
-
作者:
林晓青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嘉莉妹妹
夏洛特
女性成长
女性主义
-
描述:
19世纪中后期,女权主义运动开始在一些国家兴起,女性解放的浪潮逐渐影响到各个国家的女性。夏洛特、简.爱和嘉莉妹妹就是于各个时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女性主义思想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她们代表了女性的成长历程,是19世纪到20世纪女性觉醒的缩影。
-
《结婚十年》与《一个人的战争》女性形象之分析
-
作者:
邢滨华
来源: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人的战争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女性成长
结婚十年
-
描述:
以苏青《结婚十年》、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为例,追溯女性成长历史,结合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观念,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意蕴,试图解读我国女性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历程。
-
宫崎骏动画中女性自我意识的建构——以《第二性》的成长视角解读
-
作者:
罗曼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伏娃
自我意识
《第二性》
女性成长
宫崎骏动画
-
描述: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作为新一代动画导演的代表,他塑造了一批极具现代特色的女性角色,表现了对女性成长问题的真切关注。法国当代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文学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著作《第二性》中论及女性的“成长”和“处境”的问题,以成长视域去探究女性从童年、少女到老年阶段的心态变化,这与宫崎骏塑造的女性形象有共通之处。本文试图以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作品为研究文本,在《第二性》的成长视域下分析宫崎骏的作品,探寻其作品中的深层内涵,并对女性在各阶段的处境作出反思。
-
从《最甜蜜的梦》看多丽丝·莱辛小说的成长主题
-
作者:
杨亚涛
胡向东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甜蜜的梦
命运
莱辛
女性成长
战争
-
描述:
莱辛小说《最甜蜜的梦》是一部关注女性命运及成长的小说,小说通过现实主义笔法对小说中女性展开很深入地探析和塑造,在现实与理性的冲突中,在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的矛盾中,莱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在面对社会的打击和命运的蹂躏时,没有变的颓废,而是更加坚强地面对。她们在命运的打击面前,选择的不是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她们在一步步地成长和蜕变。总体而言,小说《最甜蜜的梦》中莱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作者的写作功力和写作技巧在这部小说中格外凸显,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写作能力,都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