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伤逝》与《我的前半生》看“子君”女性意识之变化
作者: 陈燕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女性意识   亦舒   鲁迅  
描述: 鲁迅先生的《伤逝》是一部反映女性意识的作品.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反抗意识,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子君.子君的出现标志着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无独有偶,作家亦舒在《我的前半生》中也塑造了一个"子君"形象.本文将在分析鲁迅的《伤逝》与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中"子君"的女性意识的基础上,比较二者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揭示女性意识的发展变化.
茨威格女性意识的表现
作者: 李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者   茨威格   女性意识   表现  
描述: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20世纪欧洲三大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温柔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茨威格突出的女性意识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女性叙述者的声音、解构以往的男女关系、摆脱了性权术的圈套以及对女性现实生存环境和状态的同情和关注四个方面为切入点阐释作家的女性意识的。
奥斯丁笔下的父亲形象
作者: 高静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班纳特先生   父亲形象   女性意识  
描述: 简·奥斯丁,英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尽管女性意识在她所生活的时代并不十分鲜明,然而她却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塑造传递出了较强的女意识。在这强烈女性意识的背后,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父亲都无一例外地被弱化或消失。本文将通过对奥斯丁笔下班纳特先生形象的分析,来更进一步挖掘作品中女性意识存在的深层原因。
解析张艺谋早期电影的女性意识
作者: 赵惠娟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艺谋   女性意识   男性衬托  
描述: 中国人从《红高粱》开始认识张艺谋,西方人从《红高粱》开始认可并关注中国电影。张艺谋电影无论在创作题材的选择、思想意蕴的开掘,还是电影语言的创造、电影美学风格的探索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在张艺谋的艺术殿堂里男性被轰下了台,逐渐从中心走向边缘,女性则成为艺术殿堂的守护神,渐次由边缘向中心跃进。张艺谋善于将女性与时代、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在红色的悲剧中,展示女性形象的时代特征和女性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女性意识和女性情结是张艺谋电影世界中独特的景观。
不彻底的女性影像写作
作者: 华亮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逃脱中的落网   女性的影像呈现   女性意识  
描述: 作为一部由女性导演摄制的纪录影片,《女人那话儿》力图呈现全新的女性形象。为此,整部影片对既定的、传统的以男性意识为主导的电影表现做了颠覆性的重写。无论从影片的体裁、形式,还是它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来看,它都展示出了其不同以往的独特立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部影片最后仍然没有摆脱男性的目光,女性形象的建构策略在深层次上却隐含着对男性意识的迎合,为男性观众提供着快感的源泉,成为又一部体现男性观念的作品。
迷失的女性意识——谈“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呈现模式
作者: 蔡萍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十七年”电影   女性意识  
描述: "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伴随着构建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宏大主题进行的,主流叙事一直试图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溶入感性的、个人化的历史无意识中,于是女性形象的出现无疑也是政治化的、群体化的象征,用以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叙事动机。女性形象多以被共产党拯救的灰姑娘、走向战场像男人那样战斗的花木兰、传统、温良、博爱的地母和妖精似的潘多拉的模式出现。她们的形象既是觉醒的、被解放的妇女的代表,也是迷失在男权社会的阴影里没有自我表达权的证明。
从伯莎梅森和简·爱看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亚丽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伯莎梅森   女性意识   简·爱   本我与自我  
描述: 《简·爱》这本小说,塑造了简和伯莎梅森两位女性。实际上,简的反抗所代表的女性独立意识,是勃朗特在男权话语氛围中塑造的符合男权社会要求的女性形象的狭隘的反抗,而伯莎梅森的反抗则是在疯的掩护下做的更彻底的反抗。在某种意义上,伯莎梅森是作者的本我,简是作者的自我,正是简与伯莎梅森两个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才凸显了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阴冷“寒夜”中的亮光——试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女性意识觉醒
作者: 陈运琼   甘秋霞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曾树生   女性意识   觉醒   《寒夜》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解放”系列中,巴金《寒夜》中的曾树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拟就曾树生作为时代新女性在家国皆乱的黑暗时代所展现的女性意识觉醒进行分析,探讨其冲破封建文化藩篱、保持自己独立人格和思想的意义空间。
论铁凝小说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及自我救赎
作者: 白改娟   来源: 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女性意识   铁凝   自我救赎  
描述: 当代作家铁凝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关注与解读女性的生存困境,对她们或委婉或尖锐地予以批判,并指出女性身陷困境的原因,不只是传统的男权制度和男性意识形态及文化的束缚,还有女性自身的历史惰性。因此,只有解构男性神话,唤醒心灵深处的自我意识,女性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救赎。
对《简·爱》中的女性意识的再解读
作者: 李莺莺   周淼   来源: 传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女性意识   简·爱   平等  
描述: 《简·爱》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追求人格自由独立,反抗权势压迫;追求平等的爱情,捍卫感情尊严;追求经济独立,实现人生价值。简·爱这一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成为十九世纪女性意识觉醒的典型代表人物。
< 1 2 3 ... 38 39 40 ... 190 191 1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