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艳峰   来源: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注重对女性心理的精细刻画,注重对经济与精神上缺乏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进行深度挖掘,注重对女性凄惨、悲凉命运给以深切审视。从张爱玲小说中所描写的女性意识的种种表现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结局之所以悲凉,与她们所处的环境和自身认识是分不开的。
弗·伍尔大小说《达洛维大人》中的女性意读
作者: 向家佳   来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伍尔夫   女性意识   克拉丽莎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作家,她本人即为女性,笔下的女性形象比比皆是,她作品中传达的女权主义观念和女性解放意识都十分强烈。尤其是在其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中,读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女性意识对角色建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西方女性追求自主爱情的比较
作者: 黄瑞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爱情理想   女性意识   比较文学主题学  
描述: 对自主爱情的追求是女性理想实现的重要方面,这一主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呈现出相似或不同之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包法利夫人》中的艾玛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突破了前人刻画的女性形象,继承和发展了女性追求自主爱情这一主题。
中西方女性意识发展不同的文化原因:以林黛玉和简.爱为例
作者: 屠玉婉   来源: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意识   文化差异   林黛玉  
描述: 林黛玉和简.爱是中外文学作品中两个非常著名的鲜活女性形象.虽然她们诞生在不同国度的作家笔下,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但是二者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对命运的抗争皆为人们所称颂.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二者的女性意识发展大相径庭.本文旨在探究造成二者女性意识发展差异的文化原因.
女性与家庭——浅析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夏睿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庭   贤妻良母  
描述: 冰心塑造了一系列富有母性精神和生命意识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她独特的女性意识观。冰心笔下的贤妻良母,有不同于传统的现代气质,既履行家庭责任又努力实现个体价值,也不回避女性家庭和社会双重角色间的矛盾,体现出冰心对女性问题的现代性思考。
论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建辉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精神   女性意识   南方文艺复兴  
描述: 作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威廉·福克纳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文章结合历史和社会背景,通过分析其作品中的具体人物,揭示出福克纳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批判思想。
文本意蕴与作家本意的二律背反——《冲出云围的月亮》、《咆哮了的土地》中性别意识探析
作者: 孙伟英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蒋光慈   女性意识   二律背反  
描述: 性别意识,往往是承受作家审美意趣的载体。作家往往运用性别来传达作品的意指。文章通过分析蒋光慈小说中的几个女性形象,来阐发其性别意识与作家本意的二律背反。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困境
作者: 谭文勇   来源: 科学导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女性困境  
描述: 19世纪英国女作家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是一部描绘当时英国女性在婚姻中所处地位以及女性形象的作品,本文对作品中反映出的女性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
奥斯丁笔下的父亲形象——以班纳特先生为例
作者: 高静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班纳特先生   父亲形象   女性意识  
描述: 简·奥斯丁,英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尽管女性意识在她所生活的时代并不十分鲜明,然而她却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塑造传递出了较强的女意识。在这强烈女性意识的背后,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父亲都无一例外地被弱化或消失。本文将通过对奥斯丁笔下班纳特先生形象的分析,来更进一步挖掘作品中女性意识存在的深层原因。
顺从与批判——解读《云端》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姜娜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云端》  
描述: 《云端》是军旅女作家马晓丽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作品塑造了鲜明性格特征的女性形象,男性形象被悬置,并采用了大量细腻的女性心理描写,有别于常规军旅题材刚硬的写作风格.作者结合了自身的性别体验,将女性欲望表达隐藏在政治意识形态属性的话语当中.作品表面上是对父权的顺从,实际上是通过隐形的批判来实现与男权社会的决裂.
< 1 2 3 ... 36 37 38 ... 190 191 1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