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作者: 吴宗蕙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文学发展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吴宗蕙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是中国女性文学继五四之后再度繁荣发展并日臻成熟的辉煌时期。如果说,80年代中期以前,女作家创作侧重于对那个刚刚逝去的悲剧年代进行沉痛揭露和深刻反思的话,那么,80年代后期以来,女作家创作则进入了多种...
张欣作品中的女性自省意识
作者: 冷艳丽   来源: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价值   女性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审视   张欣   女性自省意识   爱情   女军人   作品   人生社会价值  
描述: 张欣作品中的女性自省意识冷艳丽一、浓重的自赏意识张欣作品中蕴涵着浓重的自赏意识,实际上这种自赏也是女性自我审视、自我认识的过程,是女性走向自省的基石.张欣塑造了一系列充盈了女性的智慧、女性的叨丽,甚至是桀傲不驯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塑造的一个轴心就...
女性自主意识在文学上的显现--谈《妇女乐园》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作者: 曹懿   来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垄断资本主义   妇女乐园   黛妮丝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自主意识   新女性   曼哈顿   二十世纪   女权主义文学  
描述: 女性自主意识在文学上的显现──谈《妇女乐园》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曹懿时代是孕育人物的土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妇女也不断被推上历史舞台,古今中外的作家又将处于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的女性形象浓缩在自己的小说里。女权主义文学或女性主义文学成为二十世纪最...
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秦家琪   刘红林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文化内涵   凌叔华   新女性   女性文学   结构艺术   小说  
描述: 本文从女性意识、女性视角和女性艺术笔触入手,对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世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章指出凌作反映了男权社会中不合理、不美满的女性人生,并通过品味艺术形象,剖析了凌笔下“婉顺女性”形象系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揭示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文章还考察了凌叔华极富个性的结构艺术、文学风格以及表现方法,对其作品所蕴含着的审美价值与审美功能作了认真探讨。
从蒙昧到觉醒——从《杀夫》到《像我这样一个女子》看女性问题
作者: 王琪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色彩   《杀夫》   女性作家   男性话语   女性意识   女性眼中   女子   旧式妇女   女性主义者   文学选刊  
描述: 港台女作家李昂和西西在当代作家中是较为著名的,她们不懈地挖掘女性的心路历程,塑造女性形象,表达女性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在文学界打开了一番天地。她们共同受西方“新女性主义”的影响,主张妇女“先做人,然后再做女人”,强调女性作为人的尊严与独立。女人的恋爱、婚姻和家庭是她们在《杀夫》(以下简称《杀》)和《像我这样一个女子》(以下简称《像》)中表达的内容,但书写的角度不同。李昂的眼光回到了过去,抱着揭示和批判的态度,展示出封建礼教和宗法压制下女性的悲惨处境,这时的女性对命运的抗争是朦胧的、不自觉的。作者的眼光向外,
从“倾城”中崛起的女性文学
作者: 杨召霞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流苏   女性意识   香港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倾城之恋   男人   原罪意识  
描述: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
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张晓全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加拿大文学   女性话语   国际研讨会   女性形象  
描述: 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双声话语”中的女性创作──对叶文玲小说的一种读解
作者: 郑淑梅   来源: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声话语   女权批评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叶文玲   女性文本   女性创作   女性自我   《无梦谷》   知识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抛离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尝试用女权批评的新阅读方式解构叶文玲小说;侧重于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论述了女性写作的”双声话语”状态:一方面是女作家以源自于生活实践的朴素感受和对真实的颖悟来关注描述女性人生;另一方面,又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意识,她们在写作中常常遵从于一种男权的价值尺度,用男性话语来规范女性形象。借助于“双声阅读”,我们会发现:女性文本大多呈现出一种分裂、约束状态;作品在表层的“主宰故事”之下,往往隐含有一个“失声的故事”,那是女作家在无意识状态中流露出来的女性真实的生命体验。
女性小说:异曲同工的和鸣:海峡两岸小说比较
作者: 赵朕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五四女作家   女性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海峡两岸   人生悲剧   五四时期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台湾女性小说虽然发轫于风云变幻的50年代,但是波涛奔涌的海峡并没有割断文化母体的脐带。它延续、贯通了五四时期女性小说的血脉,承袭了表现自身世界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和风尚习俗等内潜力的影响和制约。当年,一些曾在大陆成名并把大陆的文艺经验带到台湾的女作家,如苏雪林、谢冰莹、林海音、孟瑶等,为了挽救寂寞萧疏的台湾文坛,或创办刊物,扶植女作家成长
女人的艺术与艺术中的女人:王小蕙雕塑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女性意识   少数民族女性   女性关注   生命价值   个性化   女性命运   关注生活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状态  
描述: 青年女雕塑家王小蕙的作品,溢散着浓浓的女性气息,给人以温馨、恬静、优雅的美感。 她几乎用一色的女性来创作题材,极尽一切手段去表现女性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有的直接表现女性自身,如:《持花少女》、《歌女》、《惠安女》、《女人的期待》、《和平女神》、《女人的负担》、《女人的困倦》、《女人的痛苦》……等,她以特有的女性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尤其是对女性的关爱,用富有个性化的雕塑语言,表达她对女性生存状态、生命价值以及女性命运的所感、所思。其间蕴涵着强烈的女性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超越了时间、地域、国家、民族、种族的界
< 1 2 3 ... 163 164 165 ... 190 191 1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