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陌生女人不陌生: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女性困境——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
作者: 朱格明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女性困境   精神分析   女性主义  
描述: 当代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已由被界定、被观看的第二性,逐渐步入重视女性自我表达与性别认同的现代社会,女性导演创作的女性电影更让女性从银幕边缘走向中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在这转型期间涌现出的优秀作品。与史蒂芬·茨威格原著中男权意识的隐形书写不同,徐静蕾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将男性置于被审视、被讲述的客体而让女性成为电影的主体,对传统男权文化与意识形态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解构。陌生女人并不陌生,她只是万千女性的一个缩影,徐静蕾敏锐地洞悉了女性面临的困境与桎梏,她对电影的改编实现了女性由缺席到在场的历史进步
颂扬与压抑:民族叙事遮蔽下的女性困境——论徐訏小说《风萧萧》
作者: 张培   来源: 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訏   民族叙事   女性困境   《风萧萧》  
描述: 徐訏的成名作《风萧萧》集“浪漫与现实”于一身,描写了上海在沦为“孤岛”时期的一场波涛暗涌的谍报之战。对小说中塑造的三位女性形象以及作者在细节描写处的用笔聚散细作研究,可以发现遮蔽在宏大的民族叙事中的女性困境问题。这一方面关涉到作者的文学思想和性别话语的表述问题,另一方面又与男性想象、民族国家想象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很有必要从性别视域出发探究民族话语与男权话语是如何对女性困境进行遮蔽的,进而可以为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提出一些合理设想。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困境
作者: 谭文勇   来源: 科学导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女性困境  
描述: 19世纪英国女作家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是一部描绘当时英国女性在婚姻中所处地位以及女性形象的作品,本文对作品中反映出的女性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
勃莱特·阿斯利:父权社会里的受害者
作者: 黄宁   来源: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阳照常升起》   女性困境   文化背景   勃莱特·阿施利  
描述: 勃莱特·阿施利是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主人公。长期以来,她被评定为魔女和坏女人。本文以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文本为中心,对勃莱特·阿施利这个女性形象作重新分析,指出她实际上是海明威笔下父权社会里的一位具有反叛意识的不幸受害者。
走出女性困境的精神旅行:阿特伍德的《浮现》研究
作者: 丁艳雯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现》   精神探寻   女性困境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倾注着她对女性生存现实的思考和关怀。小说《浮现》充分表现了阿特伍德对女性人物生存状态的忧虑与思考,以及对女性觉醒、抗争、自我重建的心路历程的关注。女主人公返回大自然,试图逃离父权的控制,寻找在现代文明中迷失的自我,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女主人公独立自主的意识,在潜意识中探索女性精神世界的路迹。
关于费·威尔顿的《女恶魔》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华丹   来源: 中国商界(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想象力   颠覆   女性困境   男性审美标准  
描述: 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空前繁荣。费.威尔顿便是一位当今英国文坛十分活跃的女性作家。1983年出版的小说《女恶魔》,讲述了一个逆来顺受的家庭主妇嬗变为自立、自强、自主,甚至自私懂得"女恶魔"的故事,体现了受压抑的女性对男性价值体系的否定和颠覆。小说谴责不公平的两性秩序,赞扬女主人公反抗男性霸权的行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女性困境有着独立而有创见的思考:女性对男性审美标准的不自觉的尊崇与维护是造成女性困境的因素之一,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同男性人物一样具有可
关于费·威尔顿的《女恶魔》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华丹   来源: 中国商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想象力   颠覆   女性困境   男性审美标准  
描述: 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空前繁荣。费.威尔顿便是一位当今英国文坛十分活跃的女性作家。1983年出版的小说《女恶魔》,讲述了一个逆来顺受的家庭主妇嬗变为自立、自强、自主,甚至自私懂得"女恶魔"的故事,体现了受压抑的女性对男性价值体系的否定和颠覆。小说谴责不公平的两性秩序,赞扬女主人公反抗男性霸权的行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女性困境有着独立而有创见的思考:女性对男性审美标准的不自觉的尊崇与维护是造成女性困境的因素之一,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同男性人物一样具有可批判性。
艾丽丝·门罗作品伦理环境中的女性困境
作者: 李奕奇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伦理环境   人生抉择   女性困境   社会现实  
描述: 艾丽丝·门罗一生专注短篇小说,其创作立足于加拿大的小镇生活,关注女性的社会生存状态及变化,描绘平常生活中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情感世界,于细微处表现人物所处伦理环境与个人追求的落差与冲突,另一方面在伦理环境的困境中,门罗笔下的女主人公虽历经彷徨,却不踟蹰;其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在伦理困局中不畏选择、破茧而出的女性形象.女性选择本身,选择背后的伦理环境,以及选择之后境况成为其作品动人之处.
问一个总是拍摄女性困境的法国导演
作者: 姚璐   来源: 人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导演   玛格丽特   法国   女性困境   拍摄   职业生涯  
描述: 伯努瓦·雅克:所谓的完美女性形象,是男性的一个发明 人物=P 伯努瓦·雅克=J P:你的职业生涯始于担任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助理导演,她给你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J:杜拉斯在个性上对我的影响超越了她的那些作品对我的影响。在表达上,她对自由有着非常强烈的追求。大家都知道拍摄电影是一份非常艰苦的工作,你要跟整个摄制团队配合,我跟杜拉斯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永远不要听那些专业人士跟你说我做不到。
两曲揭示当今女性困境与无奈的哀歌——解读《双人床》和《爱情是脆弱的》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席芳媛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奈   琼林   《双人床》   苏婕   陆小冰   女性困境   《爱情是脆弱的》   向瑶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中篇小说《双人床》和《爱情是脆弱的》,塑造了几个有着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孤独的苏婕、无奈的陆小冰、妥协的向瑶、独特的琼林,反映了当今女性面临的困境与无奈,展现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寻求独立身份的艰难历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