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命运】搜索到相关结果 219 条
-
女性命运的真实写照——丁玲、肖红小说中的妇女形象及其比较
-
作者:
蒋明玳
来源:
西部学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形象
丁玲
女性命运
肖红
小说评论
-
描述:
丁玲和肖红作品中反映了五四以后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女性两种典型的心理状态和人生道路,构成了三十年代左翼士性文学的两大主调,本文试通过两种类型的女性人物的比较分析来予以阐明。
-
日本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紫式部及其《源氏物语》
-
作者:
李莹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风格
紫式部
源氏物语
女性命运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从女性文学的角度切入,探讨了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繁荣的原因;阐释了《源氏物语》女性话语的建构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分析论证了紫式部作为女性作家的审美风格及她对日本文学的重要影响。
-
女性文学研究(笔谈)
-
作者:
方维保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视角
女性抗战文学
自我认知
女性命运
艺术形式
-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笔谈)
-
日本平安时代的女性文学
-
作者:
李莹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审美风格
紫式部
源氏物语
女性命运
-
描述:
日本中古文学的平安时代是非常独特罕见的时期,大多数作品都出自女性之笔,形成了女性作家群。她们抒写了心灵深处的咏叹,表现了封建时代日本女性的想望、痛苦和悲哀。其中的杰出代表紫式部,开拓了描写现实的新天地,她的《源氏物语》揭示了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缠绵悱恻、幽怨哀婉的女性作家的审美风格。
-
热情的赞美与悲悯的叹息——略谈沈从文湘西风情小说的情绪意蕴
-
作者:
王琪玖
来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风情
民族隐痛
女性命运
小说
-
描述:
沈从文在他的湘西风情小说独特的地域风情中寄寓着深切痛彻的“民族的隐痛”,在对湘西风情小说中的诸多有着“健康人性”的女性的文学叙述中,沈从文的目光冷峻而忧郁;在其热情的赞美中,我们可以听见他淡淡的但却是痛彻而又悲悯的叹息。所以,我们不能将其作品完全看作是向远景凝眸的幻影,或是将其看作是对湘西风情的刻意展示。
-
暗之影 恶之花——《饺子》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徐升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体验
李碧华小说
自主意识
《饺子》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碧华的都市惊情小说塑造了许多重情重义却屡屡遭遇爱情悲剧的女性形象。她揭露了女性的爱情幻想和残酷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并对女性极端而绝望的爱作了深入剖析。她讲述的爱情故事多半是不圆满而充满缺憾的。本文以其作品集《饺子》为例,通过从女性爱情体验、女性自主意识、女性悲剧命运的轮回三个方面,探究李碧华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主义话语体现。
-
《白鹿原》中几位女性人物之我见
-
作者:
龙叶
阎庆生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革命者
长篇小说《白鹿原》
女性命运
宗法制度
传统女性
女性人物
-
描述:
<白鹿原>中传统的女性,如白嘉轩的母亲、妻子、姐姐,所谓不守妇道的女性,如田小娥、小翠,以及女性革命者白灵等形象,她们身上包蕴女性不幸的根源,承受着优秀与腐朽、新与旧的交替碰撞,这一系列女性的命运,彰显了封建宗法社会窒息人性的残酷面,唤起人们对女性生存的关注.
-
由《简·爱》看女性文学创作及女性命运
-
作者:
李倩
周小兵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精神
独立性
热情
女性命运
细腻
女性文学
平等
-
描述:
女性群体,不容忽略。女性文学自史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坛上熠熠生辉。它以女性独特的眼光束感悟生活,感受自身生活状况,关注社会。随着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女性文学日渐成熟。从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到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再到勃朗特姐妹的《呼啸山庄》与《简·爱》,(包括勃朗特姐妹的身世及她们的文学创作简介)都反映了当时英国女性的婚姻生活状况。《简·爱》中女主人公反抗精神的塑造,使其在英国女性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女性主义传入中国后,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女性文学蓬勃生长。总
-
困惑中的探索 探索中的困惑——新时期女性文学简评
-
作者:
陆建民
来源:
探索与争鸣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
女性命运
题材
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十年中,随着改革与开放,作家重新获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表现题材的权利。于是在文学繁荣的背影下,女作家灿若繁星升上文坛。总观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其主要笔墨放在表现女性意识、女性生活与女性命运上。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每个人应当“等待着那个呼唤着自己的灵魂”(《爱是不能忘记
-
男性思维下的女性形象分析:以《一步之遥》为例
-
作者:
王作剩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姜文
叙事形态
作者电影
裸露癖
选美比赛
女性命运
形象分析
意识形态话语
影像世界
戴锦华
-
描述:
作者电影呈现给观众的影像往往是作者眼中的男人、女人以及他们构成的世界。观众将在作者营造的影像世界里获得认可、不适、中立或者抵制的观影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或许永远和观众理解的一步之遥,成为名副其实的"雾中风景"。作为说过"追求电影永远比追求女人更有耐心"的姜文,无疑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用影像来表达自己想法的作者导演。戴锦华说父权制度之下的文明,几乎所有的叙事形态都具有男性主体叙述的特征,女性的形象和
<
1
2
3
...
9
10
11
...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