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的城/乡空间
作者: 范宜如   来源: 东华中文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江南   上重红菱下种藕   民俗   城市  
描述: 城市是一处多重的叙事之池,乡村往往涵藏了人的家园记忆。城/乡空间是流动的,还是对峙的?现代化浪潮下,城市与乡村的形貌又是如何递变?王安忆在《上种红菱下种藕》一书中,以小女孩的成长经验为素材,铭刻与
再论安妮宝贝十年都市女性文学写作的后现代性
作者: 王帅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裂   虚无   后现代   爱情   城市  
描述: 安妮宝贝是90年代末至今在年轻受众群体中,特别是年轻都市女性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试图探求现代人心灵中的“空虚与黑暗”,为“个人内心的孤独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间隔和冷漠”寻找源头和出路。溯其源,她认为是由于现代都市物质化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选择障碍,以及由此引发的归属感的沦陷和信仰的迷失;面对这样的现代困境,安妮把眼光转向人对于情爱的向往和诉求,在这样的时代,“相爱”是否成为可能,具有“匮乏感”的我们是否能在他人身上印证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安妮通过书中一个个人物不断做着尝试和探求。本文使用了文本细读和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近代上海女性文学
作者: 虞文君   来源: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地域文学   战争   城市   女性  
描述: 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创作。首先对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做了简要的叙述。再以此视角来分析近代上海的女性文学,从战争、城市和女性三方面分析其各自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得出正是由于战争这一特殊环境和上海这一典型城市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才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
挣扎的灵魂——对《生命册》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作者: 刘蕊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   欲望   乡村   女性形象   《生命册》   城市  
描述: 《生命册》中刻画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她们不是一概而论的,也不是男人的依附和陪衬,作者给予她们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得她们成为了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试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入手,解读那些游走在城市与乡村、物质与欲望的之间的挣扎的灵魂。
挣扎的灵魂——对《生命册》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作者: 刘蕊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   欲望   乡村   女性形象   《生命册》   城市  
描述: 《生命册》中刻画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她们不是一概而论的,也不是男人的依附和陪衬,作者给予她们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得她们成为了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试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入手,解读那些游走在城市与乡村、物质与欲望的之间的挣扎的灵魂。
盈盈锵锵于沪上:一种城市性别书写的文学标本
作者: 葛亮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雌雄同体   王安忆   两性观念   审美自觉   女性书写   城市  
描述: 对于女性的书写成为王安忆表达城市的重要门径,并以其独特的性别文化自觉成就了这一领域的文学标本。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造就作家中正平衡的性别意识,依靠对两性的观照,从而认识与厘清女性特质,并表现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空间意象
作者: 曹艳红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意象   乡村   文人情调   城市   郁达夫   女性  
描述: 郁达夫的小说中,空间被划分成了接近自然的乡村和远离自然的城市两大类。乡村、城市这些空间不仅仅是故事情节所处的环境,而且参与叙事,塑造人物,营构了整篇作品的主题,并使作品形成了独特风格。乡村空间意象
王安忆九十年代以来几部长篇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之比较
作者: 毕红霞   来源: 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   比较   女性人物形象   长篇小说   价值   城市  
描述: 本文旨在对王安忆九十年代至今的四部长篇小说<长恨歌>、<妹头>、<富萍>和<上种红菱下种藕>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比较研究.这四部长篇小说分别成作于1995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它们是王安忆近些年的主要长篇.
2013A/W:广州站EP雅莹“阅读悦幸福”城市巡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人大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力   阅读   广州站   平衡   幸福   知性   女性形象   城市   展示   书柜  
描述: 每个女人都应当拥有自己的书柜和衣柜,展示优雅的知性之美,找到心中的[平衡·爱·幸福]。不久前,EP雅莹"阅读悦幸福"城市巡展登陆广州太古汇,带来2013秋冬主题的流行发布,展示了女性独特的视觉触角
切换:在城市与乡野之间一一观察当下女性写作视角之一种
作者: 田泥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写作主体   80年代   女性心理   女性写作   写作视角   城市   文学实践  
描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写作就一直在城乡之间切换。可以说,这种城乡之间的切换,是观察8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的一个重要视角。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自90年代以降,由于所处语境、场域的变化,也由于自身经验、审美的变化,女性写作主体逐渐从对西方女性理论及写作的模仿、誊写中走出来,从对女性心理乃至生理的沉迷中走出来,更多地将目光投注到沉重的现实中来,开始探索更具本体性的女性文学实践。因而,这种城乡之间的切换,在女性写作中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并取得了一定实绩。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