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子弟书的主题和艺术
作者: 全弘哲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子弟书   民族团结   说唱艺术   人物形象   景物描写  
描述: 子弟书是满族说唱艺术,清朝乾隆、光绪年间盛行于北京和东北,它的主题思想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友爱、暴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对宗教进行大胆揭露和反抗、关注女性人物题材和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作品为主。子弟书具有较高的说唱艺术价值,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运用神奇的景物描写艺术上,都具有独到之处。
斑斓多趣 寄旨良远——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艺术
作者: 程玖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名艺术   鲁迅   讽刺意味   象征意义   地方风俗民情   人物形象   小说  
描述: 说不尽的《呐喊》、《彷徨》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一部大百科全书。进入《呐喊》、《彷徨》的艺术世界,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鲁迅小说中人物命名是形神兼备、妙趣横生,寄旨良远、煞费苦心的。 首先,鲁迅小说中妇女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真实姓名,大多采用丈夫家的姓,或者加上丈夫的排行来称呼。如:杨二嫂(《故乡》),华大妈、夏四奶奶(《药》),邹七嫂、吴妈(《阿Q正传》),单四嫂子(《明天》),鲁四婶、柳妈(《祝福》),灰五婶(《长明灯》)等。或者以丈夫的名字及身份直接称呼,如祥林嫂(《祝福》)、秀才娘子(《阿Q正传》)等。
女性意识表层的觉醒——论20世纪初的女性文学
作者: 彭彩云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意识   中国   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人物形象   20世纪初期  
描述: 诞生于20世纪初即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显然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论到20世纪初一批知识女性大都留学国外,接受现代新思想,没有这样一批受过传统教育又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便没有中国现代的女性文学。但应当看到,中国的
剪不断,理还乱——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猫眼》
作者: 杨昊成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叙述结构   《猫眼》   加拿大   人物形象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人们向往平淡与安详,努力在“欲说还休”的无可奈何与自我安慰中调节着所谓人生的坐标。然而忘却又何其艰难!“有时这个浮出水面,有时那个浮出水面,有时什么也不见。没有一件事情是往而不返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著名小说《猫眼》中的女主人公伊莱恩·瑞斯利就是这么一位对昨日永远都无法释怀的人。 伊莱恩·瑞斯利是一名画家,而且还是一名先锋派画家。她从加拿大西海岸的温哥华回
走向开放的女性群体——日本女作家的现状
作者: 高根泽纪子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津岛佐子   小川洋子   艺术风格   日本   女性文学   人物形象  
描述: 很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现代称之为女性的时代,即便就小说领域而言,也出现了诸如“女作家的时代”之类的说法。现在,书店中专门设置了女作家的专柜,一些学术性刊物上经常刊登女作家的专辑,而女性文学会也已于1991年宣告成立。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女作
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钟加林   来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鲁迅小说   《祝福》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著名作家   代表作  
描述: 《祝福》女性形象的社会时代性体现在文学创作中,鲁迅一方面十分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另一方面,他也时时刻刻将其作品当作一把利剑,直击当时社会的心脏.体现了时代对婚姻及贞操观的认识.在中国旧社会,对妇女的"节烈"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当妇女在她的丈夫死亡之后,他们便不能改嫁,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不守妇道,这就是节.烈有两种,一是不管是已嫁还是未嫁,只要是所许配的丈夫死了,妻子也要殉情.另外一种烈指的是当面临污辱或受到污辱之后,要么自尽要么死亡,没有其他的选择.正如鲁迅在《坟 我之节烈观》所说,在中国封建社会,女人一旦失
电视剧《红高粱》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赵晓玲   弓力成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余占鳌   有度   社会环境   莫言   主要人物   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   文学奖获得者   次要人物  
描述: 电视剧艺术是大众通俗艺术的一种,观众看电视剧主要是看故事、看情节,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否鲜明饱满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的电视剧《红高粱》中的女性人物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两位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谢寒星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教义   斯托   美国人民   形象解读   莱扎   分析解读   人物形象   种植园主   所持   黑人奴隶  
描述: 《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直以汤姆的形象被文坛关注,却忽略了作品中的两位女性———伊莱扎和伊娃。其实,在这两位女性的身上,更加鲜明地彰显着作家的创作意图。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斯托夫人成功地塑造了两个女性形象———伊莱扎和伊娃。其实,在作品中的这两位女性形象的身上,深刻地折射着斯托夫人在创作这部文学作品时所持有的态度,同时,通过伊莱扎和伊娃这两个女性形象,我们还可以更好地理解斯托夫人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时的观点以及创作笔法等
日本小说改编电影《伊豆的舞女》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刘彩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浦友和   伊豆的舞女   三口   世界文学史   少女形象   日本文学   形象解读   日本女性   人物形象   川端康成  
描述: 《伊豆的舞女》是奠定川端康成文坛地位的重要作品,是其早期创作的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短篇小说,这部作品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1]并先后六次被搬上荧幕,在电影
传统男性写作中妻性话语的缺席--以路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马玉琴   龚金彦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路遥   黄土高原   妻性   男性写作   新女性   作品   女性形象   性话语   人物形象  
描述: ,将所有的女性放在妻性这同一出发点去看男权世界里这些女性独特的内心世界。路遥对作品中的女性着墨不算太多但人物形象
< 1 2 3 ... 27 28 29 ... 49 50 5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