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西电视广告中感情女性原型形象比较
作者: 刘林沙   来源: 当代传播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感情女性   原型   中西比较  
描述: 本文将原型理论引入到电视广告中感情女性这一类典型形象塑造的研究中来,讨论出现在电视广告中的感情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是如何植根在古代并延续到现代,中西的神话原型是如何同时作用在今天中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上。并进一步地研究探索这些女性形象如何塑造着我们和我们所处的环境,它反映了当代人怎样的审美特点与要求。
哲学视域下的中西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
作者: 王纯菲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中西比较   性别哲学  
描述: 从哲学维度研究性别问题,着眼点在于研究男女两性社会身份的相互关系问题。西方奠基于理性与感性二元界分的哲学思维,使男性获得被崇尚的理性身份,女性则随着感性身份的被定义而被摒出"中心"的地位,成为两性对立关系中男性主体的"他者";中国哲学的有机整体性思维,规定了男女两性的一体性取向及相依相生的关系。但在中国人伦本体性文化体系中,哲学同时又是伦理哲学或哲学伦理学,伦理学的男尊女卑序位观念获得哲学的合法性认可,女性由此被置于两性构成性关系中的"卑下"的处境。中西女性文学与批评基于各自性别哲学而展开,呈现各自的特色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 刘红卫   来源: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吸纳   新变   中西比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传入中国。在历经20多年的理论研究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介引进、批评实践勃兴及研究深化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断地被中国的文学批评家们源引、借用、改造,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现当代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女扮男装、巧断公案:16世纪中西方戏剧中的独特女性形象——试比较鲍西娅和黄崇嘏
作者: 宋致新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黄崇嘏   巧断公案   中西比较   鲍西娅  
描述: 黄崇嘏和鲍西娅是16世纪中西方戏剧中女扮男装、闯入男性社会的女性形象典型。两人都在男性社会的法庭上大显神通,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在获取成功后以喜剧告终。这两个人物形象曲折反映了16世纪中西方文学“对女性的重新发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