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画】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试析当代中国画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晖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研究
中国画
女性形象
-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坛创作日趋多元化,中国画的女性形象也随之发展变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文章对当代写实中国画、写意中国画、现当代水墨以及国画工笔等一些类型特征鲜明的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展开
-
唐代中国画女性形象审美探究
-
作者:
李咪
来源:
时代报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唐代
中国画
女性形象
-
描述:
唐代是我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朝代之一,这一时期的中国画发展也空前的繁荣.其中,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呈现出了丰腴圆润的审美特征,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篇章,这与当时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生活的安稳喜乐,以及多元化的文化和思想意识的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
浅谈建国初期中国画女性形象的特点
-
作者:
李咪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中国画
女性形象
特点
-
描述:
建国初期,由于国家政权的更替,女性的独立自主成为了新时期的重要任务.受国家政策和西方艺术文化的双重影响,中国画产生了新的面貌,对劳动妇女和女英雄的描绘也成为了当时的主题,这一时期的中国画体现出
-
从建国初期中国画中的女性形象看妇女解放:以《九州无事乐耕耘》为例
-
作者:
牛芳杰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形象
建国初期
中国画
徐悲鸿
-
描述:
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是《九州无事乐耕耘》中女性形象产生的直接前提。作为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树立起来的典型青年劳动女性形象,她的视觉形象的塑造自然会受到当时国情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投入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建设中去,而女性形象在这种局部去性别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男性化的体态还是被保留的女性化元素,也同样服从于这个目的。
-
轻清雅淡 松秀脱俗——赏包栋《仿古仕女册》有感
-
作者:
鲁力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赏析
《仿古仕女册》
人物画
中国画
包栋
绘画
仕女画
-
描述:
古人常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性之美。有关女性的题材,也是古今中外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中国历代均有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品留存于世。在画中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来体现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使仕女画成为绘画艺术中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门类,并且充分体现了含蓄、顺从,优雅的儒家仕女脱,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张萱的《捣练图》、周昉的《管花仕女图》、赵佶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寅的《秋风纨扇图》等完全能说明这一点。在中国仕女面一域,古今不少画家皆以此而闻名。
-
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湜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汉墓葬
审美意趣
妇女形象
唐代
人物画
题材
中国画
女性形象
仕女画
绘画创作
-
描述:
女性,作为绘画的表现对象,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帛画上,就已有体态动人的妇女形象,至今,女性仍作为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被生动地表现着。女性形象的创作在中国画中被称作“仕女画”。早期的绘画,题材分科没有细目化,女性形象揉杂于人物画的创作中。
-
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湜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汉墓葬
审美意趣
妇女形象
唐代
人物画
题材
中国画
女性形象
仕女画
绘画创作
-
描述:
女性,作为绘画的表现对象,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帛画上,就已有体态动人的妇女形象,至今,女性仍作为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被生动地表现着。 女性形象的创作在中国画中被称作"仕女画"。早期的绘画,题材分科没有细目化,女性形象揉杂于人物画的创作中。随着画作中女性形象日益成为主要的表现
-
精彩铭昶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经验
三十年
文化记忆
唯美
时流
中国人物画
中国画
继承传统
女性形象
创新
-
描述:
网址:www.wfmchl.com北京铭昶艺苑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公寓A1座102室电话:010-68430061 18663601616个人心得"时流"两个字,拆开了就是时尚和潮流。我想
-
浅谈仕女人物画的审美
-
作者:
罗丽娜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美人形象
人物画
景德镇陶瓷艺术
题材
中国画
仕女形象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仕女画
-
描述:
仕女画是人物画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绘画,是人物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由于古典美人形象至今仍有较高的审美
-
照花前后镜:女性艺术家的观看与表达
-
作者:
王欣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唯美
民国时期
表达
中国画
艺术史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对于女性艺术家的书写,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史论中绝少涉及,这一群体的存在线索若隐若现。反之,同样是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史撰写中,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洛神赋》到《簪花仕女图》再到《秋风纨扇图》,女性形象成为父权社会视角中一个风雅、唯美的审美品类。如何品读、玩味女性是士大夫们诸多雅好中的一类。女性从被动的图像参照者转入主动的图像生产者的群体性转变,应该始自上世纪初的社会震动与变革。"从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