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抗战时期冰心笔下的重庆女性形象
作者: 尹燕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妇女指导委员会   抗日烽火   破壁   我的母亲   中国抗日战争   蓄谋已久   窗下   战时首都  
描述: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1940年冬,正当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最残酷的时期,冰心怀着赤子之心来到战时首都重庆。当飞机到了重庆上空,"倚窗下望,我看见林立的颓垣破壁,上上下下的夹立在马路的两旁,我几乎以为是重游了罗马的废墟。‘这是敌人残暴与国人英勇的最好的纪录!’"(《摆龙门阵——从昆明到重庆》)重庆给冰心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轰炸后的颓垣破壁,
名垂千史 气贯长虹——评《新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荣启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   艺术结构   女英雄   中国抗日战争   劳动妇女   女性形象塑造   思想品德   贯长虹   巾帼英雄   审美价值  
描述: 李尔重同志的《新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全面描写中国抗日战争的长篇巨作。这部卷帙浩繁的系列长篇近500万字,其规模之宏大、场景之广阔、人物之众多,在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中前所未见。作者以纵横自如的笔势,绘出了一幅幅抗战御敌的悲壮画面,塑造出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抗日英雄,其中作者倾注感情和笔墨描绘的女性形象就有二十余人之多。这些抗日风云图上的女性形象虽说不是这部巨作的主体形象,然而却是整部作品宏大艺术结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栩栩如生的巾帼英雄的形象,为作品冷峻沉重的历史内容增添了激情和美的艺术光彩,
邓颖超团结宋美龄同抗日
作者: 徐忠   来源: 钟山风雨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德全   妇女指导委员会   国民参政会   宋美龄   中国抗日战争   史良   刘蘅   “三八”节   妇女战地服务团   妇女组织  
描述: 1984年2月16日,在台湾的宋美龄女士发表了《致邓颖超的公开信》。她在信中深情回忆了抗战时期,她与邓颖超聚首重庆、团结抗日的交往之事,赞扬邓颖超“见解超群,是女界人才”。1988年5月,邓颖超在《致宋美龄的信》中,满怀深情地回忆她们相识相交的往事:“庐山初识,忽忽五十年矣。山城之聚,金陵之晤,犹历历如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