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冉子川   来源: 科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封面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00—2015年共16年间的《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女性为样本,从人物外表、职业、受教育程度和事迹报道方面对其建构的女性形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将其与风笑天的《变迁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所研究的1950—1990年女性形象作比较,展示新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形象的特征和变迁。
女性期刊制胜之道:《中国妇女》积极女性形象建构的启示
作者: 盛芳   陈文静   来源: 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期刊   《中国妇女》   女性形象   人物报道  
描述: 当前各类女性期刊蓬勃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既彰显个性特点又引导舆论,宣扬主流价值观,从而建构起积极的女性形象是制胜的关键。《中国妇女》关注女性的命运,成功塑造了积极向上、有主体意识、追求自我的女性形象,对女性积极形象的塑造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论现代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影响
作者: 何双秋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女性形象   形象生产  
描述: 本文从传播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内容分析的方法对1990年以后《中国妇女》杂志中的女性形象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分析。概括出新世纪女性形象的复合性特点,社会系统的复杂化与简化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试析女性形象在期刊封面的应用:以《中国妇女》封面为例
作者: 陈瑛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封面图像   消费文化   颜面指数  
描述: 文章对消费文化主导下的《中国妇女》的封面图像进行解读。封面图像的客体选择包括物理图像的视觉化选择、精神图像的消费化选择、图像主题的狂欢化选择,其结构层次的建构包含自然层、传统层和意义层的建构。通过对图像现象学和图像结构学的三层系统考察,帮助我们理解女性形象在期刊封面的应用。对消费文化主导下的《中国妇女》的封面图像进行解读,还能探索出编辑在《中国妇女》封面图像选择和编辑上的某些特征和倾向性。
论现代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影响
作者: 何双秋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女性形象   形象生产  
描述: 本文从传播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内容分析的方法对1990以后<中国妇女>杂志中的女性形象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分析.概括出新世纪女性形象的复合性特点,社会系统的复杂化与简化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中国妇女》封面变化评析(1956年-2008年)
作者: 潘珏   来源: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   社会变迁   封面装帧   封面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妇女>是一份历史悠久的女性杂志.而杂志的封面犹如人的脸面,成功的杂志封面能反映它们独特的活力、学识以及智慧.杂志封面是杂志身份和个性的表征.文章侧重从该杂志的封面装帧艺术、封面人物及其女性形象三个方面,分析该杂志封面变迁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这一女性杂志在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的时代风貌及其影响.
从《中国妇女》看整风运动前中共塑造的妇女形象
作者: 范子谦   来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妇女形象   中国革命   妇女运动   延安  
描述: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妇女形象的变迁则体现了妇女解放的程度。延安时期,中共在推进妇女运动过程中塑造了一批典型的妇女形象。探析《中国妇女》可以发现,整风运动前的妇女形象主要有模范女英雄、女劳动模范、模范母亲和模范女干部。与这一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相呼应,以《中国妇女》为载体出现的妇女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被建构的女性——对当代女性杂志中女性形象的文化研究
作者: 刘胜枝   来源: 青年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   《中国妇女》   《时尚伊人》   女性杂志   新中国成立   当代   价值观念   不同时期   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选取了《中国妇女》、《家庭》、《时尚伊人》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女性杂志,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杂志中女性形象及其价值观念的变迁.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女性杂志在不同时期常常会受到不同力量的左右,其价值观念及其对女性读者的引导常常是偏颇的.
沈兹九:一段女独立办报人的历程
作者: 杨振华   来源: 新华月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办报人   全国妇联   《中国妇女》   宣教工作   妇女解放事业   妇女运动   教育部部长   30年代  
描述: 沈兹九(1898-1989),浙江德清县人。她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者之一,历任全国妇联常委及宣传教育部部长等职,主持妇女宣教工作,还担任《新中国妇女》(《中国妇女》前身)月刊的总编。早在上世纪30年代,她就在上海从事妇女运动,宣传冲破礼教、追求自由、抗日救国的新思想。
春风化雨聚人心 潜滋默长促和谐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心   《中国妇女》   戊戌维新时期   《女学报》   妇女运动   《女界钟》   风化   和谐  
描述: 中国妇女运动自诞生以来,就自觉运用发表宣言、办报办刊等宣传方式,发出妇女声音,表达妇女诉求,提升妇女认识,凝聚妇女力量,妇女宣言和刊物成为妇女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标志之一。从戊戌维新时期的第一份《女学报》,到辛亥革命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