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
-
作者:
李圆霞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民国
女性形象
-
描述:
民国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
-
消费主义视角下对女性主义广告批评的再认识:以《精品购物指南》广告中的男女形象对比研究为例
-
作者:
万艳霞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广告批评
大众传媒
符号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对广告等大众媒介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媒介中女性形象被歧视、被贬抑以及角色定型等方面,由此分析性别模式中存在着第一性与第二性不平等现象;多处论题中隐含着性别的二元对立倾向,即女性处于第二性的处境是由男性掌控的话语权所致。就文化批评而言,这种分析是切中要害的;但就传播本质而言,广告是一种说服性和盈利性的传播,它的文化意味更多地决定于其商业运行规律,在此背景下,广告中的社会性别意识,便由文化批评所应有的和目的性变成了商业运行的手段和方式。
-
权力生死:<尼伯龙根之歌>中的死亡意识研究
-
作者:
孙芸霞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死亡意识
权力
话语权力
女性主义
死亡畏惧
-
描述:
《尼伯龙根之歌》是一部伴随日尔曼民族共沉浮的史诗著作,被称为“德国的伊利亚特”。本文运用死亡现象学、女性主义、权力话语等相关理论中可以兼容的部分作为支撑,重点分析史诗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他们在权力斗争中如何应对自身或亲人死亡的挑战,死亡如何体现生命意识,从而切近生命的本质。 曾经悍勇的冰岛女王布伦希尔德在男女权力斗争中被“制成”符合男性期待视野的女性,并为男性权力斗争所利用,在史诗的第二部分突然销声匿迹。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度作为唯一的声音出现的男权话语按照臆测和潜意识中的意愿塑造如其所愿的女性形
-
民间妇女组织的资源动员过程研究
-
作者:
吕明霞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间妇女组织
社会资本
资源动员
-
描述: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第三域兴起,集中表现为民间组织的迅猛发展。其中民间妇女组织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民间妇女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与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它们普遍缺乏资源,单独依赖组织本身的能力难以独立完成组织目标,因此必须依靠各种渠道来筹措组织所需资源,资源动员往往成为民间妇女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目前研究民间妇女组织的文献虽较多,但它们大多是着眼于描述民间妇女组织与妇联或与政府的关系,而且多是宏观的静态的分析,对民间妇女组织复
-
中国现代女作家异国女性形象书写与自我身份认同——以陈衡哲、冰心、张爱玲笔下的异国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石万鹏
刘传霞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国女性形象
现代女作家
身份认同
-
描述: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异国女性形象书写经历了从“西方主体化”到“东方主体化”再到以“主体间性”视域来观照异国女性的过程。这些形态各异的异国女性形象,既呈现了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对异国文化和异国女性的社会集体想象,又传达了中国现代女性的性别经验与个人体验。她们是中国现代知识女性建构身份、确立自我认同的重要路径。
-
中国现代女作家异国女性形象书写与自我身份认同——以陈衡哲、冰心、张爱玲笔下的异国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石万鹏
刘传霞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国女性形象
现代女作家
身份认同
-
描述: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异国女性形象书写经历了从“西方主体化”到“东方主体化”再到以“主体间性”视域来观照异国女性的过程。这些形态各异的异国女性形象,既呈现了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对异国文化和异国女性的社会集体想象,又传达了中国现代女性的性别经验与个人体验。她们是中国现代知识女性建构身份、确立自我认同的重要路径。
-
苏轼词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韩丽霞
来源:
中国苏轼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意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女性意识,其性别主体为女性,是指从女性的视角来看待事物,并以女性的眼光来体察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自我意识。广义的女性意识,作者(不分性别)以女性为焦点,关注她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判断与态度倾向。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宋词的女性意识侧重于词中的女性形象,以及词人对女性的
-
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简论
-
作者:
李京霞
来源:
中国培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英国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20世纪的英国,女性在家庭、职场、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地位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英国的女性文学在这样相对宽松的历史环境下蓬勃发展起来。英国女性主义作家们运用文学表达着日益觉醒的女性主义意识,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女性形象。在这一时期,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在社会政治权利层面上追求女性平等独立权利的初期阶段,争取女性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中期阶段,以及探索两性关系及男女平权的后期阶段。
-
试论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意蕴的演变
-
作者:
魏红霞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演变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个社会里妇女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的变化,是最能体现时代的变迁与特质的。本文试图从剖析中国电影里的女性形象入手,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
-
革命与变迁: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沂蒙妇女生活状况研究
-
作者:
王克霞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革命化
沂蒙妇女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社会化
-
描述:
本文所研究的“沂蒙妇女”,特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沂蒙地区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红色区域内的女性群体。之所以将沂蒙妇女作为革命背景下社会变迁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区域内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条例,初步动摇了千年不变的“男尊女卑”的局面,这引发了女性个人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一系列变动。而考察这一系列变动则是透视根据地社会的一面重要的镜子,有助于革命根据地社会史的研究。在20世纪沂蒙地区进行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革命过程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