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七日谈》中女性面对婚姻的不忠
作者: 王蓓丽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七日谈   婚姻   不忠   女性  
描述: 十六世纪的法国正处于文艺复兴伊始,法国文学亦是如此。在众多作家中,玛格丽特•德•纳瓦尔是地位相当特殊的一位。首先,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其次,她拥有显赫的王室头衔——她是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纳瓦尔国王的妻子,亨利四世的外祖母;最后,她是当时人文主义者的资助者和保护人。良好的家庭背景使得德•纳瓦尔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此外,当时的宗教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家的思想。这位集智慧和权势于一身的女性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倾其心血创作了《七日谈》。《七日谈》是德•纳瓦尔模仿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而创作
电视剧《风和日丽》的女性主义批评
作者: 陈静   蒋盼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父亲   小翼   恋父情结   父权制意识形态   母亲   生父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2012年6月,被誉为女性情感史诗的电视剧《风和日丽》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黄金档热播。该剧改编自艾伟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成长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女子杨小翼为了寻找生父而饱经磨难的一生。杨小翼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席导致她屡受质疑。一次偶然去电影院,母亲在抗美援朝的纪录片中发现了父亲,父亲此时是志愿军高级将领。母亲北上寻夫,独自归来后失意自杀未遂,自此对北京之旅避而不谈。而刘云石的出现,以及他对杨小翼母女的悉心照顾让杨小翼误信他就是自己的生父。一系列矛盾冲突之后,杨小翼终于获知自己的身世之
《妇女杂志》研究述评
作者: 陈静   姜彦臣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杂志》   期刊   综述   女性  
描述: 《妇女杂志》(1915—1931)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妇女刊物之一。对其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关注者来自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在中国大陆学界,对《妇女杂志》的研究始于2002年,迄今,共发表相关论文77篇,2008年以后,研究热度明显升高。已有研究涉及到了十个学科,以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占比重最大。自2005年起,各级科学基金项目开始资助与《妇女杂志》相关的研究。从研究热点看,办刊宗旨、教育问题、职业问题、女性形象、婚恋观问题的研究关注度较高。近几年来,陋俗问题、服饰文化、女性身体、上海女
析《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中的多元错位现象
作者: 陈静文   来源: 科教导刊(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雪花和秘密的扇子》   错位   情感   环境  
描述: 华裔作家邝丽莎的作品《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一经问世便获得广泛的好评,其塑造的清末封建时期典型的女性形象和凄婉的"老同"情谊让读者印象深刻。小说里错综的人物情感及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展现了小说艺术手法中多元错位现象:人物和外部环境的错位、人物情感的错位以及人物命运的错位。
中国近代女性胸部时尚
作者: 陈静杰   来源: 中国服装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服饰   近代   背心   中国   肚兜   文胸  
描述: 回眸上世纪,具体而细微地感受着经历百年沧桑的中国女性形象和风貌的变化,她们历经了束胸-放开-再束胸-再放开的这一历史过程,表达的不只是单纯的个体态度,还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所有,关于意识,关于审美,关于观念……
现代与传统之间:杨德昌电影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陈静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析   传统与现代   张艺谋   杨德昌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银幕   文化地理学   文化批判   两岸三地   王家卫电影   社会现代化   新电影运动   都市   国族想象   传统和现代   文化背景   比较研究   女性群像   台湾社会  
描述: 综观杨德昌所有电影,女性形象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本文希望通过梳理解读这一系列从少女到老妪的都市女性群像,透视杨德昌的性别意识及文化批判立场,探究此一众女性形象与台湾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与张艺谋、王家卫电影中的女性的比较研究,分析两岸三地不同父权文化背景下的银幕女性形象是如何被曲折隐秘地呈现为一定的国族想象和家国寓言的。 本文的第一章先从时间维度作跨文本分析,追溯台湾过往影史和新电影运动中的女性形象的流变,这些姿态万千的女性形像拼贴出了台湾银幕女性的驳杂底色。而与其他导演大异其趣的是,杨德
《史记》中汉初政治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陈静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记   密集期   女性   政治权力  
描述: 本文认为在西汉前期由吕、薄、窦、王四位太后共同组建了一个女性政治权力的极盛期,由于四位太后权力前后不间断的连续性,本文又将其定义为女性政治权力的“密集期”。在女性政治权力“密集期”内,四位太后的权力在总体上呈日渐下降趋势。而女性权力日益衰弱的原因在于男性对女性参与国家政权态度的转变。当男性对女性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态度由最初的接受,转化为限制,再到全力扼杀时,女性也相应地经历了独揽大权——权力受限——权力消失的三个阶段。 本文对西汉前期女性政治权力极盛的原因进行了探索。认为西汉前期宽松的社会环境
反乌托邦小说《野猫精》的陌生化叙事研究
作者: 陈静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野猫精   陌生化   叙事策略   反乌托邦  
描述: 塔吉娅娜·托尔斯泰娅是俄罗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随笔散文作家,也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坛新生代的杰出代表,是一位“仅凭二三部短篇小说就声名远扬”的语言艺术大师。她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作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主,虽然数量并不多,但几乎每篇作品一经问世,都能引起文学评论家的高度关注。《野猫精》是俄罗斯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成功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它全方位展示了俄罗斯在大爆炸之后的社会全景图,几乎包含了俄罗斯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大百科全书”。同时,《野猫精》也是一部预言式的反乌托邦警世之作。这使得它在2
双性同体视角下《米德尔马契》中的人物形象解析
作者: 陈静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气质   双性同体   《米德尔马契》   男性气质   两性和谐  
描述: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以现实主义和心理描写见长。她一生创作了很多的作品。其中《米德尔马契》被认为是她最具代表性的,最成熟的一部作品。自出版以来,该小说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批评家和学者已从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解读。本文试图从双性同体角度对《米德尔马契》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解读分析,探讨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女性与男性在婚姻中的对抗与和谐的书写,如何对传统性别模式进行有效的颠覆,构建了完美的双性同体的人物形象。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
云南镜像:“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
作者: 陈静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新时期   十七年电影   云南镜像  
描述: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以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所获得的成就和影响力最大,它自成一个体系,其影响力是之后产生的一些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所不能企及的。而在“十七年”拍摄的反映18个少数民族的47部故事片中,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就占了近十部,并且几乎每部影片都获得成功和认可,如《山间铃响马帮来》、《芦笙恋歌》、《边寨烽火》、《五朵金花》、《摩雅傣》、《阿诗玛》、《景颇姑娘》等,都在国内或国际上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荣誉和奖项。而十七年这个特定历史环境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九部电影为什么能够获得各方极大的关注和认可,这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