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福克纳笔下女性人物:特征及历史背景
作者: 陈昕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在美国基本默默无名,但却在欧洲深受欢迎,受到像法国的萨特、加缪这样的大师的推崇。美国的伯乐直到1946年才出现,其年,著名学者马尔科姆?考尔利编辑出版了《袖珍本福克纳文集》,促成“福克纳热”迅速升温。1950年福克纳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国际声誉攀至颠峰。在中国,福克纳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作品均已有了中译本,每年有大量相关学术论文问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肖明翰教授的学术专著《威廉.福克纳研究》(199
在绝望中孤独地反抗:法斯宾德电影研究
作者: 陈昕瑜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文化主题   间离   个性化   存在主义  
描述: 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这位新德国电影最有成果的天才,以其深刻的电影主题、新颖的叙事手法、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和丰富的生活内涵震动了70年代以来的世界影坛。在他仅有的 13 年的电影创作生涯中,为人们留下了 43 部电影,如果再加上由他主演的影片,这个数字就是60部。这些影片不仅在题材、风格上多样化,在数量上、质量上遥遥领先于电影界,而且至今仍然放射光芒,给我们心灵以震撼。但目前国内对法斯宾德的重视程度、研究深度与法斯宾德的艺术成就相比是不成正比的,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研究观点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故本文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