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郝婷婷,张雪,李静】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两性关系的困境
-
作者:
李静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两性关系
爱情婚姻危机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美国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索尔·贝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曾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及诺贝尔奖在内的各种奖项,被誉为继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之后最杰出的当代美国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长篇小说,至今已出版了包括《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赫索格》(1964),及《洪堡的礼物》(1975)在内的9部长篇小说,还有3部中短篇小说集,5部剧本和4部其他著作。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1987)为贝娄的晚期佳作,集中体现了贝娄本人对当代社会婚姻,爱情的思考。这部作品在表现男女关系及婚姻恋爱主题方面极具有代表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写实走向
-
作者:
李静
来源: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走向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论包括三个层次:基本原则(文学的客观真实性),思维方式(典型性思维),特征性手法(真实而典型的细节描写等写实手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在现实主义三个层面上,显露出新的写实趋向:采取自传体、半自传体或回忆录的文体形式,通过对女性自恋、自爱、自慰、性爱或肉体狂欢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系列患有幽闭症而性格怪癖或者放纵欲望的女性典型,发现了被社会传统的群体经验所压抑与遮蔽的女性生活空间,颠覆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表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和自审意识。但是狭窄的个人视角、欲望的偏执、肉身
-
朱淑真诗词在宋代传播与接受考
-
作者:
李静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诗词
传播与接受
朱淑真
-
描述:
朱淑真是我国女性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其诗词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她的文名在宋代并不彰显,本文从宋人口传、专集出版、选本、评论等几方面考究当时对朱淑真诗词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
生命意识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张雪花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The
Human
literature
other
consciousness
Life
Female
concern
-
描述:
女性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生命意识的关照,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把(女性)文学与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同于生命哲学范畴内的生命意识。它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基点和生长点,也是广西女性文学发展的内在核心力量。生命意识出自对女性乃至全人类的生命生存的关注和对人类终极意义的追问,因而具备哲学和诗学的内涵。 生命意识的概念内涵,主体意识、生育文化和情爱言说是出自女性的生命感受和文化历史范围内的体验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以生命意识作为视角切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女性文学的发展,探讨生命意识在各个时期不同文本中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