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新蓉,杜芳琴,范红霞,史凯亮 】搜索到相关结果 29 条
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经验启示
作者:
范红霞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战形势
妇女地位
民主自由
生活单位
最后胜利
家庭收入
抗日根据地
经验启示
和睦家庭
妇女工作
描述: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团结一切抗战力量,中国共产党调整妇女运动方针,提出“从争取抗战民主自由中争取男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平等,改善与提高妇女地位,反对一切封建束缚与压迫”的总目标和“动员妇女力量参加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基本任务。根据地妇女空前团结起来,舍家为国,投入抗战洪流,宣传动员、参军参战、慰劳救护、参政议政、生产纺织,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捍卫
男性在中国妇女运动兴起中的作用
作者:
范红霞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缠足会
性别歧视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参政
神州女报
中国女学堂
潘基文
西方女权主义
女子世界
描述:
消除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是男女两性共同的事业,没有男性的改变和参与,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性别平等问题。2014年9月,联合国发起"He For She"(他为她)全球倡导活动,旨在通过男性声音来阐述女性赋权与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呼吁男性参加到消除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的运动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表示赞赏潘基文秘书长发起的"他为她"倡议,希望越来越多男性参与进来。
邓颖超对中国妇女运动理论与实践的贡献——以苏区和解放区争取农村妇女土地权和婚姻自主权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杜芳琴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妇女土地权
婚姻自主权
中国妇女运动
描述:
邓颖超始终关注农村妇女运动,并身体力行推动农村妇女翻身解放,落实婚姻自由权和土地财产权。邓颖超的农村妇女运动思想、策略、方法既与政党的纲领、方针、路线保持一致性,又有自己的主体能动性。邓颖超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在多个领域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她对农村妇女婚姻和土地权利始终如一的关注、推动、落实,是她留给中国妇女运动的宝贵的精神遗产,今天尤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中国共产党维护妇女土地权益的历史实践
作者:
范红霞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土地法
法律政策
妇女解放
土地权益
土地所有权
尊重妇女
全国土地会议
妇女干部
历史实践
妇女工作
描述:
保障妇女土地权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也是党的妇女工作和妇女运动的重要内容。不同历史时期,党在维护和保障妇女土地权益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和努力,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村妇女的经济权益,推动了妇女解放进程,对调动广大农村妇女参加和支援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制定相关法律确保妇女平等享有土地权益历次土地改革的相关法律政策都考虑并尊重妇女与男子平等享有土地权益。1928年我党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中
20世纪以来关于“妇女回家”的论争
作者:
范红霞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性别分工
妇女回家
描述: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五次"妇女回家"的论争,前两次在三四十年代,"妇女回家"论的提出主要是政治原因,围绕妇女与家庭、国家的关系展开,论争的实质是国共两党不同妇女运动方针的冲突。后三次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主要是经济原因,是从解决就业和资源优化配置等角度提出的。五次"妇女回家"的主张有一个共同的理由,即女性比男性更适合干家务、照顾孩子,男女社会分工不同。"妇女回家"论的出现,尽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根本原因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观念、"贤妻良母"观念和男权思想作祟。另外,虽然妇女的真
女红军长征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作者:
范红霞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运动
民族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
革命组织
革命根据地
个性解放
极限挑战
急流险滩
岁月流逝
描述:
80年前,数以千计的女红军追随中国工农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她们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非凡毅力,克服特殊的生理困难,突破生命极限挑战,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长征路上一道别样风景。21世纪的今天,随着对长征和女红军长征认识的不断增强,当我们回首长征,重温长征故事,越来越深刻感受到女红军长征不仅促进了女性自身的解放和妇女运动发展,更重要的是长征铸就了伟
何香凝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贡献
作者:
范红霞
来源: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何香凝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袖,积极投身妇女解放运动。在长期的妇女运动实践中,不断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主张建立男女平等的法律制度,妇女运动必须与国民革命、抗日救亡运动等紧密结合起来;她高度评价工农妇女在妇女运动中的作用,倡导妇女运动必须联合工农妇女参加。何香凝的妇女运动理论,成为中国妇女运动宝贵的精神财富。
斯人已逝书尚在 斯文斯魂启后人:读鲍晓兰博士《顶起大半边天》中文版(代序言)
作者:
杜芳琴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边天
中国妇女研究
社会性别
妇女学
华人移民
理论方法
妇女运动
女工
妇女史学
女性主义
描述:
鲍晓兰博士的《顶起大半边天——纽约市的华人服装女工19481992》中译本的出版,对中美两国妇女学和妇女运动都是一件值得记住和纪念的事。这不是一部普通的书,它是一位海外华裔女学者的一片报效祖国、热爱人民的赤诚丹心和追求公平正义、呕心沥血献身学术和妇女运动的结晶;也是
何香凝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贡献
作者:
范红霞
来源: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何香凝
理论贡献
描述:
何香凝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袖,积极投身妇女解放运动。在长期的妇女运动实践中,不断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主张建立男女平等的法律制度,妇女运动必须与国民革命、抗日救亡运动等紧密结合起来;她高度评价工农妇女在妇女运动中的作用,倡导妇女运动必须联合工农妇女参加。何香凝的妇女运动理论,成为中国妇女运动宝贵的精神财富。
理解、比较与分享:亚洲妇女学的崛起
作者:
杜芳琴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
妇女学
妇女运动
妇女工作
女性主义
描述:
理解、比较与分享:亚洲妇女学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