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社会发展中的社区与女性
作者: 王小波   谭琳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社区   城市发展  
描述: 社区研究与妇女研究是社会研究中的两种不同视角,社区运动与妇女运动是当前社会生活中两种较为活跃的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分析社区与女性视角相结合的意义,回顾社区对于妇女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发掘社区发展与妇女发展、社区价值与女性价值、社区运动与女性运动之间的关系,较全面地阐述了社区与妇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社会发展中,重视社区妇女议题的重要价值。
对妇联组织基本职能的再认识:由“邓玉娇事件”引发的思考
作者: 马焱   来源: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本职能   “邓玉娇事件”   妇联组织  
描述: 妇联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妇女组织,凭借其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拥有其他民间妇女组织所不具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等,这为其履行组织的基本职能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然而,邓玉娇事件的发生,促使妇联组织进一步思考和履行其基本职能,在今后的中工作中应努力做到:正确理解妇联三维交一的工作定位,强化组织的群众性功能;充分发挥组织拥有的政治资源优势,拓展组织的权力活动空间;构建与民间妇女组织的新型合作关系,整合服务妇女的组织资源。
妇联组织履行基本职能的优势与制约因素研究
作者: 马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本职能   组织资源   妇联组织   内部制约性因素  
描述: 妇联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妇女组织,凭借其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拥有其他民间妇女组织所不具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妇联干部对组织的基本职能认知度偏低,对组织的群众性功能认识不足,缺乏赋权妇女的工作理念,是妇联履行其基本职能的内部制约性因素。妇联履行其基本职能的关键为:正确理解组织的三维交一工作定位,强化组织的群众性功能;充分发挥组织拥有的政治资源优势,拓展组织的权力活动空间;构建与民间妇女组织的新型合作关系,整合服务妇女的组织资源等。
邓小平理论是推动我国妇女运动发展的科学指南
作者: 马焱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妇女运动   指南  
描述: 新世纪之初 ,我国妇女运动总的发展态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邓小平理论对于推动我国妇女运动的健康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给我国当前妇女运动所处的发展阶段作出了科学的历史定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开辟了我国当前妇女运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外开放理论 ,拓宽了我国当前妇女运动发展的视野。
妇联组织职能定位及其功能的演变轨迹:基于对全国妇联一届至十届章程的分析
作者: 马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妇联组织章程   职能定位  
描述: 作为在中国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妇联组织,有着与西方非政府妇女组织十分不同的组织特征。妇联组织自产生以来的60年间,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调整自身的职能定位,促使组织功能逐渐回归组织本位,强化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能。本文旨在通过对妇联组织产生的历史渊源、历届妇联组织章程和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的分析,探寻妇联组织职能定位和角色功能的演变轨迹。
论男女平等、妇女发展与性别和谐
作者: 马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平等   妇女发展   性别和谐  
描述: 平等、发展与和谐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妇女运动发展的主题。平等与发展互为条件,只有在平等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性别间的和谐。在平等与发展基础上促进性别和谐的主要途径包括: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立法和公共政策,逐步消除社会领域以及家庭领域中制度性的性别歧视壁垒;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划,保证妇女在参与发展中实现性别的平等与妇女赋权;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入手,为实现性别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构建和谐性别文化对和谐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作者: 马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文化   和谐的性别文化  
描述: 和谐文化催生和谐性别文化的发展。和谐性别文化与和谐文化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和谐文化的提出,为性别文化赋予了新的内容;和谐性别文化的发展,又能够有力地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和谐的性别文化具有主导性、本土性、现代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构建和谐的性别文化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以性别平等为前提、区别对待、博采众长等原则,建设反映和谐性别关系的制度文化,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作用,强化女性自身的主体性意识,注重发挥妇女组织在和谐性别文化建设中的监测和宣传功能。
妇联在政府职能转变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丁娟   曲雯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   发挥作用   政府职能转变  
描述: 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作用并承担相应的职能,这不仅是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妇联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具体体现,更是新时期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国女性婚姻迁移的态势和特点
作者: 谭琳   柯临清   来源: 南方人口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迁入   受教育程度   态势   文化程度   落后地区   农村妇女   人口性别比   婚姻迁移   中国女性   人口普查资料  
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从1985年至1990年全国直接报告以婚姻为动机的女性迁入者共4325747人,占同一时期女性迁入者总数的28%和全国迁入者总数的12%。因此,无论从婚姻迁移问题的复杂性来看,还是从女性婚姻迁移者所占的绝对及相对数量来看,从女性研究的角度来深入分析中国婚姻迁移的态势和特点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基于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一些典型调查资料,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女性婚姻迁移态势、特点及婚姻过程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及社会影响。
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运动实践探索——“双学双比”活动评估报告
作者: 谭琳   姜秀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学双比”活动   成效与特色   评估   问题与建议  
描述: ":双学双比"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妇女发展活动,已经走过近20年的风雨历程,成为持续时间最长、参与范围最广、涉及部门和人数最多的农村妇女发展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报告力图对"双学双比"活动进行评估,科学总结这一活动的特点与成效,客观分析现存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双学双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