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卢卡奇文学现实主义视野看伊迪斯·华顿《纯真年代》里阶级、性别和消费方式的矛盾冲突
作者: 薛文慧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纯真年代》   伊迪丝?华顿   乔治?卢卡奇   文学现实主义  
描述: 伊迪丝·华顿(1862-193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重要的美国女作家之一。写于1920年的《纯真年代》获得了普利策奖,小说作者以纽兰·阿切尔和爱伦?奥兰斯卡之间不被世俗接受的爱情为主线,刻画了权势家庭的社会习俗、道德价值与行为方式,描述了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独特个性与明显特点。小说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文学文本对19世纪末的美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研究。本论文采用著名的西方马克思批评家卢卡奇的文学现实主义理论,聚焦《纯真年代》里反映的19世纪末纽约社会等级、性别与消费方式的矛盾冲突。首先介绍卢卡
《爱》的女性哥特解读
作者: 薛海波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女性哥特   空间   人物   恐惧  
描述: 托妮·莫里森(193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也是首位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是世界文坛上一颗格外璀璨的明珠,以她的作品为代表的黑人女性文学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托妮·莫里森思想深刻,她的作品彰显了她的种族身份和性别特征,在借助了种族与性别的同时又超越了它们,在两性和谐和文化融合的理想中促成黑人文化由边缘向主流位移。《爱》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九部长篇小说,成就了其写作生涯的巅峰,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期间的一个黑人海滨圣地的生活和爱情,讲述了一个黑
“女人花”:娜夜诗歌论
作者: 薛丽英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娜夜诗歌   “女人花”   爱的深情   生命的“低”吟   性别之“累”  
描述: 在当代诗坛,娜夜不失为一个风格独特的诗人,她的诗最具特色的是她抒写“爱”时的深情情感和非女性主义色彩的性别之“累”。娜夜对待“爱”极为深情,这种深情既表现在对爱情的期盼上,也表现在对世间万物的关怀与热爱上。娜夜十分珍惜“爱”这份人类情感,她大量抒写,却绝不“挥霍”,即便表达炽热如火的爱情渴望,她的热烈也是一种浅吟低唱式的深情传达。同样,诗人写感情受挫的失落感或失去爱情的隐痛,也更多是通过静静地端详爱情来思考如何跟爱情的得与失相处,既不欣喜若狂,也不宣泄忧伤、痛苦或愤怒。对待世间万物,包括人类与大自然以及诗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