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门罗的小说看女性意识成长
作者: 纪汇楠   薛姝姝   来源: 学理论(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13年,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凭借她笔触细腻、寓意深刻、内涵深远的短篇小说,几乎不受争议地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第十三位获此荣誉的女性,门罗赋予“女性主义作家”更为复杂、丰富的含义。而她的作品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她用女性独有的语言来谈论、描述形形色色的女人的生活。《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Hardship,Friendship,Courtship,Loveship,Marriage)是门罗的第十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与小说集同名的短篇小说尤为引人注目。
从门罗的小说看女性意识成长:以《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为例
作者: 纪汇楠   薛姝姝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生   救赎   顿悟   女性意识   命运  
描述: 2013年,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凭借她笔触细腻、寓意深刻、内涵深远的短篇小说,几乎不受争议地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第十三位获此荣誉的女性,门罗赋予"女性主义作家"更为复杂、丰富的含义。而她的作品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她用女性独有的语言来谈论、描述形形色色的女人的生活。《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Hardship,Friendship,Courtship,Loveship,Marriage)是门罗的第十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与小说集同名的短篇小说尤为引人注目。讲述的是女主人公乔安娜从一名被压
中西小说史上早期女性作者群体生成状态述论
作者: 薛海燕   来源: 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小说史   女作者   生成状态  
描述: 无论中西,女性在小说创作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但很少有学者提及,中国女性曾长期习染诗词创作,不像西方女性那样相对缺乏抒情文学写作经验,中西女性小说兴起的条件、状态、意义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比其中异同,不仅是小说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女性文学研究和跨国别、跨语际的性别诗学研究而言,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中国女性小说的起步
作者: 薛海燕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载体   近代小说   新文化   低级文类   女性文学  
描述: 在传统时代 ,女性“舞文弄墨”已属不务正业 ,若再陷溺于“不登大雅”的小说创作 ,则更易招致非议。直到近代 ,重差别、重等级的传统文化逐渐向包容性、平等型的新文化过渡 ,小说与女性文学不再受到轻视 ,女性创作小说的禁忌才逐渐解除。但女性文学创作突破“诗词”拘囿主要应归功于舆论引导 ,表明女性在体裁选择中依然有从众和依赖心理。近代女性小说不仅标志着女性小说史的开始 ,也预示了女性小说的自由运思之路将远非一条坦途
《红楼梦》女性观与明清女性文化
作者: 薛海燕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红楼梦》   “意淫”   贾宝玉   从众心理   女性文化   女性文学   明清时期   曹雪芹   独立品格  
描述: 《红楼梦》女性观与明清女性文化
论中国女性小说的起步
作者: 薛海燕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女性小说   小说创作   中国  
描述: 当代许多女作家以创作小说闻名,但古代小说创作则少有女性问津。女性大量创作小说,始于近代。古代女性为什么很少创作小说?近代女作家大量创作小说出于何种原因?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小说与女性文学在传统文学中的“低级文类”地位入手,分析古代女性对创作小说有所顾忌的原因,并探讨近代女性小说起步的意义,以期为研究女性小说史提供新的视野和开拓新的天地。
延安时期女性文学与同时期英美女性文学比较研究
作者: 李宁   薛媛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延安时期英美女性文学共振差异  
描述: 比较研究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与同时期英美女性文学的共振和差异,可以丰富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的内涵和拓展其外延;同时,延安时期女性文学刚健、激昂的特征,打破了传统女性文学的私人化与封闭性,无疑为这一时期的世界女性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流散文学的空间话语——以加勒比女性文学的“房屋”为例
作者: 程梅   薛红珠   来源: 语言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房屋   空间   加勒比女性文学   流散  
描述: 流散人群在全球范围的迁移、漂泊令空间话语构建成为文学关注的焦点。空间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具有强大的话语功能,讲述着空间框架下发生的故事。加勒比女性文学中常见的“房屋”比喻构成了流散文学重要的空间话语形式。“房屋”既可以庇护人,也可以禁锢人,表现出加勒比女性一方面寻求保护,另一方面希望突破传统束缚的矛盾身份特点。处于“房屋”空间的人物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她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构建空间话语,反映出当事人的流散生活状态,进而指向流散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女性文学的进化:从《简·爱》,《丹尼尔·德隆达》到《占有》
作者: 李宁   薛媛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他者   女性文学  
描述: 三部女性文学文本勾勒了女性从从属性的“他者”到独立的主体性的人的生成过程,也完成了女性从野兽(伯莎)—人蛇(格温德琳)—人(莫德)的进化历程,共同构成了一条女性抗争的历史长河。
苏州地区儿童血清肌酐参考值的建立
作者: 薛建   黄辉   冯建国   丁云芳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参考值   肌酐   儿童  
描述: 目的 应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苏州地区健康儿童血清肌酐并建立参考值范围.方法 应用酶法测定4 300例健康儿童血清肌酐浓度,并按年龄和性别分组统计,以确立儿童血清肌酐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学龄期和青春期不同性别儿童的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期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不同性别组各年龄期,除婴儿期与幼儿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肌酐参考值为新生儿期:14.4~50.0 μmol/L,婴幼儿期:14.9~42.9 μmol/L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