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谐社会的多元创作———二十一世纪初女性文学创作概说
-
作者:
吴素萍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十一世纪
“她”世纪
女性文学
概说
-
描述:
新世纪的女性写作依然保持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强劲发展势头,九十年代最具特征性的女性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沿袭,但其发展和变异的态势也是明显的。女作家几代人同台写作,新作迭出又不断创新,创作彼此呼应,作品相互辉照,共同构筑了一道和谐社会的创作风景。
-
伍尔夫创作中的双重焦虑
-
作者:
孙萍萍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焦虑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女权主义运动的经典作家之一,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实践为出发点,凭借着一个女作家敏锐的性别意识,努力探索女性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囿于传统观念及文学写作规范的影响,她的焦虑是更深层次的,一是作家身份的焦虑,即伍尔夫对自身文学创新如何超越前代作家,如何摆脱传统写作规范以及自我超越的担忧;二是女性身份的焦虑,即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伍尔夫对潜意识中各种束缚女性创作观念的超越以及对女性叙事方式的探索。
-
恶的“延异”——《蝇王》中人性的不确定性
-
作者:
陈李萍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研究
人性
不确定性
“延异”
-
描述:
本文运用解构主义理论中的“延异”概念,对《蝇王》进行主题研究。文章分别从《蝇王》的女性人物缺席、背景、人物刻画及“火”的意象诸方面探讨了小说中生物本源和逻辑本源的消失、时间的“延宕化”和地点的“间距化”,表现了人性恶的“延异”,揭示出《蝇王》中人性的不确定性。
-
弥尔顿与“女性意识”
-
作者:
郭爱萍
李荣香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身形象
阿尼玛
文学形象
整合
-
描述:
本文作者从弥尔顿的外部形象入手,在分析其与异性、同性关系的同时,指出了其作品中男性与女性文学形象各自的特点,探究了弥尔顿在其小册子撰写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化特征。据此表明:弥尔顿身上存在着较多的女性特征,即“阿尼玛”特征,虽然自身具有较强的女性意识,弥尔顿一生却始终在同这种意识做着顽强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