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虚幻的传奇:从“历史编纂元小说”的角度看《占有》
作者: 方莉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琳达·哈琴   《占有》   历史编纂元小说   拜厄特  
描述: A.S.拜厄特(1936—)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以及文学评论家。她于1990年出版的小说《占有》为她赢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小说跨越了维多利亚时代与当代两个时空,从当代文学博士后罗兰偶然发现夹于古老藏书中的情书开始,引领读者跟随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诗人艾许的足迹,逐渐走进一个神话般的虚幻世界。《占有》一出版,便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前人对《占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后现代性、历史性、女性主义特点、主题、叙事艺术、人物、神话原型等方面,迄今还鲜有人从历史编纂元小说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本文根据加拿大文学理论家
《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需求层次探析
作者: 马莉莉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需求层次   婚姻  
描述: 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经历过三次婚姻, 并通过这三次婚姻寻找自我、争取独立、获得成长的全新黑人女性形象珍妮。本文旨在从马斯洛有关人的需求层次方面, 通过对珍妮的三次婚姻以及外祖母的教诲,和最后解脱进行分析, 诠释小说中珍妮需求与其婚姻的联系, 揭示需求与人的关系主题。
A.S.拜厄特对《占有》与《天使与昆虫》中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文主义再现
作者: 杨莉莉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A.S.拜厄特   人文关怀   信仰危机   生活抉择  
描述: A.S.拜厄特对重述历史情有独钟,其中尤以维多利亚历史最为显著。她的成名作《占有》以及另一部小说《天使与昆虫》将拜厄特的这一情结表露无遗。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琳达·哈钦的历史编撰体元小说理论出发,结合拜厄特本人的专著《论历史与故事》和《心灵的激情》,着眼于作者在《占有》和《天使与昆虫》两部小说中对维多利亚社会极富人文关怀的重构。本文尝试分三章论述拜厄特对维多利亚历史的重构。第一章“信仰的再现:宗教和科学”重点阐述十九世纪《物种起源》的发表所导致的宗教与科学的碰撞。当宗教受到科学的猛烈撞击时,拜厄特
光影迷离中重塑新女性形象
作者: 黄柏莉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光影迷离中重塑新女性形象
热忱探求女性主体价值
作者: 张莉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热忱探求女性主体价值
浅议《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晓莉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诗经》   女性形象  
描述: 《诗经》时代是我国宗法制建立并逐渐完善的阶段,中国女性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被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本文重点剖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从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两个大方面进行多维剖析,阐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的影响。
《棉被》中传统意识与新女性形象的冲突
作者: 张莉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化   传统意识   新女性  
描述: 《棉被》是日本近代自然主义作家田山花袋的中篇小说,被称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私小说的开山之作。作品中描写新女性形象与传统意识的冲突,表明当时虽然处于男尊女卑等传统守旧思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但以横川芳子为代表的一批新女性已经开始觉醒。新女性不仅争取自由,还有智慧、有信仰、独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受男权主义观念的影响。
李玉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初探
作者: 王丽莉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玉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新生代导演重要的一员,李玉的影片本身主要涉及女性题材。纵观她的影片,女性视角和个人话语始终蕴含其中,导演始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真实的人性及现实的社会中,关注处于现实环境和关系中的女性,女性形象始终是其影片的表达重心。
唐代小说中妻子形象解析
作者: 王丽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女性   唐代妇女   从属地位   唐代小说   现实生活   文学创作   李娃   女性形象塑造   妒妇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一、唐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概述在"既嫁从夫""一妻多妾"等伦理道德的桎梏下,中国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风雨飘摇。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化的发展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使唐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摆脱了相夫教子的单一化形象,虽然女性的从属地位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但她们正在向拥有不同个性的自我迈进,这种觉醒与进步自然而然地投射在文学创作之中。可以说,唐代是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繁荣时代,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各类女性形象,更为可贵的是多将女性置于一号主人公的位置,并开始注重其
萍舞春秋 收获之季:记上海芭蕾舞团首席季萍萍
作者: 张莉   陈伦勋   来源: 舞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毛女》   王太   上海舞蹈学校   芭蕾舞剧   中国原创   上海芭蕾舞团   《花样年华》   亲近感   上海姑娘   肌肉力量  
描述: 舞台上的她,舞姿优雅舒畅,情感表达自然充沛,善于抒情但又不过度热烈。她形象气质上所散发出的东方特质,为西方芭蕾增添了几分秀美、温婉、细腻的东方古典美,给人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除了在西方经典芭蕾舞剧中担任女主角,她在中国原创芭蕾舞剧中也塑造过很多东方女性形象,如《白毛女》中的"喜儿"、《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花样年华》中的"王太太"等。而敏锐的乐感和准确的舞感,也为她的表演增色不少,音符跳跃化舞步,她将韵律融入肢体的舞动之中;心舞交融抒胸臆,她将带有自己独特印记的情感赋予人物,使音乐、舞蹈、心灵结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