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范保维,孙小丽,陈伟芳,张秀,罗喜平,谢芳,江雪芳】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及影响
-
作者:
张秀娟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世影响
女性文学
发展
-
描述:
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坛涌现出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爱略特等一大批女作家,开创了"女性文学的时代"。这些作家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和人的命运,强调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文章主要从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及对后世的影响来分析阐述这一时期的重要意义
-
女性文学阶段的全面展现:评《我的光辉生涯》
-
作者:
张秀清
来源: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阶段
西比拉
《我的光辉生涯》
抗争
-
描述:
本文依据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沃尔特的理论,分析了澳大利亚早期小说《我的光辉生涯》的特点—跨越了女性文学的三个阶段。小说中的丛林少女西比拉为追求男女平等、独立人格与自我实现进行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给当今的妇女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
围绝经期妇女运动对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
作者:
江雪芳
田丰莲
黄晓晖
李容汉
李洁明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动
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
-
描述: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方法抽样,选择40~65岁的妇女4489名进行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以及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化程度高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占比例大,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发生率低.结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除药物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体育运动)可降低或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降低骨关节疼痛,从而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
传统文化扼杀的三个冤魂
-
作者:
李景钢
张秀梅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兆鹏媳妇
小翠
小娥
传统伦理道德
-
描述:
本文分析了《白鹿原》中三个被传统伦理道德和传统婚姻制度扼杀的年轻女性形象,比较她们出身、文化态度、经历遭遇和悲剧原因的同异之处,剖析了她们具有的文化意义和典型意义。
-
女人·婚姻·避难所——从《围城》和《中国式离婚》看女性的婚恋出路
-
作者:
王瑞娟
张秀芬
来源: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避难所
现代新女性
婚姻
中国式离婚
-
描述: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和王海鸰的《中国式离婚》中的女性形象,都透露出一种对男人与婚姻执著到可怕程度的女性情态。在今天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文本中几个主要的女性知识分子角色中蕴含的价值,并对女性的婚恋观及女性婚恋出路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
从私语到高歌——近年来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
-
作者:
张秀宁
李丹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
高歌
女性写作
-
描述:
在男权社会和男性历史书写的压抑之下,“私语”成为女性写作的重要特征。以“私语”的方式,女性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场域,这一场域与男性话语相隔绝,既有女性情感和欲望层面的隐私性,也有经济独立上的专属意味。而在中国,则情况特殊,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在一种“准战争”状态下,特殊的意识形态要求女性进入社会公共空间,承担与男性相同的社会职责,而弃绝私人领域,这给予女性书写以巨大的伤害。出于对近30年的女性空间遭受压制的反拨,私人写作应运而生。而后现代文化在中国发达地区的普及则导致女性书写由“私语”向“
-
家族史与儿童青少年血脂紊乱关系的研究
-
作者:
闫辉
米杰
刘颖
程红
陈建军
张秀芝
杜军保
来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血脂紊乱
儿童
家族史
-
描述:
目的探讨家族史与儿童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2004年4月至10月营养转型期儿童、成人慢性病综合性防治研究课题组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地区6~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有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