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视角下的“慰安妇”问题
-
作者:
胡澎
来源:
日本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犯罪
历史问题
慰安妇
性别视角
-
描述:
"慰安妇"问题的实质是日本政府及其军队有组织地实施了性暴力,是一种"反人类"的罪行。在研究"慰安妇"问题上,性别是继历史、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法等视角之外的一个新的也是重要的切入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国家的女性研究者、女性社会活动家和民间妇女团体跨越国境对"慰安妇"幸存者的调查、采访以及由女性主导的"关于妇女的国际战犯法庭"活动,使得"慰安妇"问题在性别意义上超越了国家主义的藩篱,成为一个东亚和世界的问题。本文是从性别视角对"慰安妇"问题的探索性思考。
-
战后日本社会运动的演进和特征
-
作者:
胡澎
来源:
日本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社会
社会运动
新中间阶层
社会问题
-
描述:
战后70年日本涌现出诸多内容、形式、特征各异的社会运动,如和平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反公害运动、消费者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居民运动、妇女运动、信息公开运动、社区营造运动等。这些社会运动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基本可分为“对抗型”、“要求型”与“建设型”三种。具有以下特征:运动的主体是“新中间阶层”,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互联网的作用日益增强等。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运动呈现出由“对抗型”转向“建设型”的趋势,而思想意识领域的社会运动则呈现出民族保守主义与和平民主主义两大势力的激
-
日本社会变革中的“生活者运动”
-
作者:
胡澎
来源:
日本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社区生活
生活者运动
生活俱乐部
-
描述:
以生活俱乐部为中心的生活者运动自1965年至今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地方政治和行政领域、社区建设领域开展了共同购买活动、肥皂运动、垃圾减量运动、再生利用运动、代理人运动等多种活动,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主要由家庭主妇参与并推进的社会运动,倡导了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尝试了一种新的劳动方式,推动了日本政治、地方行政的民主化进程,也开辟了一条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