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忠诚》中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看大众传媒制造者的性别意识
作者: 白艳   李莉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地位   女性形象塑造   性别价值   大众传媒   性别平等  
描述: 本文结合电视连续剧《忠诚》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从社会群体形象、社会职业地位、性别价值三个方面管窥大众传媒制造者的性别观念问题,建议:有计划地对传媒制造者进行性别意识培训,以提高其性别敏感度;建立宣传倾斜制度,加大对妇女问题、妇女运动、妇女优秀人物的宣传报道,改变长期以来以男性社会生活为传媒主角的局
论邓小平理论对新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作用
作者: 白艳   来源: 长白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新的历史条件   新时期   妇联组织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理论研究   农村妇女   妇女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描述: 论邓小平理论对新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妇女干部培养教育研究
作者: 白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培养教育   妇女干部   中国共产党  
描述: 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一支伟大力量,只有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挖掘妇女的智力资源,发挥妇女的智慧潜能,才能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历史发展已充分的证明,妇女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把推进妇女的发展作为推进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实现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在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历程中,根据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广大妇女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推进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历史进
感动奥运十大郁金香女性人物揭晓
作者: 李莉   黎健维   来源: 信息时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感动奥运十大郁金香女性人物揭晓
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组织
作者: 李莉莉   来源: 青岛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组织
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组织
作者: 李莉莉   来源: 青岛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组织
拉斯冯提尔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作者: 李莉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悲剧   拉斯冯提尔   女性形象  
描述: 拉斯冯提尔,丹麦杰出导演,享誉国际。"窦玛宣言"首倡者,作品颇多,尤以塑造悲剧女性形象见长。他所拍摄的电影风格个性而繁杂,这与作品中的一个个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密不可分的。而"良心三部曲"又是经典中的经典。本文就以"良心三部曲"中的三位女性为探讨对象,指出导致女性悲剧的原因及促成因素,从而总结出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男性的批判,概括出这些悲剧女性形象存在的文化意义,对拉斯冯提尔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所具有的悲剧美展开论述。
沈从文小说对民间文化资源之利用及女性形象塑造之贡献
作者: 李莉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化资源   贡献   女性形象  
描述: 沈从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肯定女性才貌、智慧、品德和贡献用力最勤、成果最多的作家。他塑造女性形象,总是将其置设于广阔的民间社会语境中,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具体的人和事,在生命的流动中展示女性的身心状态和精神风貌。他笔下各色各样的城乡女子,为女性画廊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时代风韵,构筑了沈从文小说鲜明的美学特色,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独特贡献。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看中西女性的形象的异同
作者: 李莉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罗密欧与朱丽叶》   女性形象   《梁山伯与祝英台》  
描述: 山伯坟墓开启,英台纵身跃入,双双化蝶而飞,一段千古绝恋,绕指几段柔肠。一瓶毒药,一把短剑,罗密欧与朱丽叶最终归入尘泥,一段生死爱情,满腔全载凄惶。《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今天被口口相传的爱情故事,镌刻人心,发人深省。祝英台与朱丽叶,东西方女性追求爱情的代表,抵抗世俗的先驱。莎士比亚在为后世谱写脍炙人口的故事的同时,朱丽叶的形象也烙印在了世人心中,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梁祝化蝶也成为了世人追逐爱情的典范。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法,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作品中
对《物理学家》中重要女性形象的重新解读
作者: 李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喜剧   《物理学家》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悲喜剧《物理学家》是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于1961年创作的,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剧本进行了分析。莫尼卡代表男性心目中最美好的象牙女郎形象,莫比乌斯的前妻虽离婚再嫁但也牺牲了很多;相反,疯人院女院长则是这些美好女性的反面,不但相貌丑陋,而且向往权力,拥有金钱和名望,具有强大的控制欲。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