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凌濛初《二拍》女性形象论
作者: 何艳玲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拍   女性形象   正负价值  
描述: 本文试图对"二拍"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并由"女性形象"这一角度探讨"二拍"正负价值的形成,从而力求辩证地对凌濛初及其"二拍"作出评价。对于这一论题,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加以研究论证。; 一、 论述"二拍"主要女性形象及其基本特征。; 二、论述"二拍"女性形象基本特征的形成与"二拍"正面价值的取得。; 三、从"二拍"女性形象的塑造看"二拍"负面价值的产生。四、由"二拍"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看凌濛初的矛盾心理及其"二拍"在中国小说美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观
作者: 林秀玲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技巧   女性观   《诗经》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價值是無與倫比的,不管是在語言藝術上、反映的周代歷史政治方面,甚至是人物的刻劃上,都有卓越之成就。本論文主題設定為「女性形象」及「女性觀」,因此將從各個層面去探析《詩經》中女性形象的刻劃,以及其所反映的女性觀。 第一章為緒論,敘述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架構,以及與本論文主題相關之論文、專書等研究現況。 第二章是《詩經》的時代背景探究。先了解周代的歷史、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等背景,對《詩經》中的各詩篇的理解就能更深一層。 第三章旨在探究《詩經》中的女性形象,在各個詩篇中所呈現出的女性
长篇小说《玉楼梦》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及特征
作者: 金玲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性格特征   江南红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玉楼梦》是朝鲜后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其小说不仅规模庞大,表现力出众,而且在女主人公的性格创造上很有个性。《玉楼梦》的故事内容写的是书生杨昌曲一生遍尝爱情曲折酸甜、宦途风波苦乐的故事。他前后娶五女为妻妾。在爱情婚姻过程中,除因双方个人的思想品质而尝受的苦辣酸甜各种滋味以外,还有因内忧外患、朝政得失及官位升贬而导致的离合悲欢。《玉楼梦》人物众多,各有鲜明的个性,每个人物都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其中,江南红,碧成仙,一枝莲,尹夫人,黄夫人等五名女主人公各各个性万分,充满魅力。对《玉楼梦》的先行研究大部分重点
创伤理论视角下毛姆作品中爱情和婚姻的悲剧性研究
作者: 夏金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引起创伤症状的原因   创伤症状   悲剧性的爱情和婚姻   创伤理论  
描述: 作为一位高产作家,毛姆在一生中创作了许多爱情故事,这些故事都充满挫折与痛苦,并且以悲剧而告终。为什么作家毛姆如此偏爱创作悲剧性的婚恋故事呢?创伤是人类的一种生活经历,在文学创作或文学作品中常常得到表征。作家毛姆一生坎坷,将写作视为生命的全部,解读他的作品不能离开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基于创伤理论,本论文将对毛姆作品中悲剧性的爱情和婚姻故事展开研究。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毛姆生平和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悲剧性婚恋故事这个主题的现象,以及目前国内外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论文的
古埃及女性艺术形象审美取向及其原因
作者: 苏秀玲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取向   古埃及艺术   原因   女性形象  
描述: 古埃及艺术独特的创作风格、高超的艺术水平至今令人折服\惊叹。古埃及艺术以埃及宗教为基础,表现了他们对宇宙的理解,对人生的思考,为我们探寻这个神秘国度的精神内核提供了直观的依据。提起埃及文明,我们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可能是巍峨的金字塔、神秘的斯芬克斯像,当然还会有美艳的奈菲尔提提王后头像。女性形象是古埃及艺术的重要因素,其审美取向是由社会、经济、宗教、原始思维和男性审美视角、正面律等因素综合形成的。研究女性形象的审美取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埃及人的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对埃及艺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伍尔夫与张爱玲女性主义创作比较研究
作者: 刘玲   来源: 伊犁师范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张爱玲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悲剧化叙事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作家,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伍尔夫在其作品中关注妇女问题,在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来展现两性社会地位的悬殊,并试图寻求一种新型的两性关系,使女性被承认,拥有自由和话语权,她用自己的作品来展现女性独一无二的价值,告诉世人在男权社会中妇女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作家,经历了战争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她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使她真正了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其小说中对两性关系的剖析和都市发现都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张爱玲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电影探究
作者: 吴艳玲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同性恋   女性主义电影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发生了一场具有时代意义的激进政治运动。作为这场运动的主导力量的新青年们,企图推翻他们的父辈悉心维护的价值观。女性主义以此为契机,以各种方式争取自己的权益。电影作为一种隐喻的艺术作品,一直都受到各个流派的密切关注。从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当中就有了女性角色,女性也是电影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女性主义电影里的女性有着各种各样的姿态和角色设定,从妙龄的少女、新婚的妻子、哺乳的母亲到孱弱的老太太。正是因为电影里的这些女性角色,才丰富了电影叙事的完整性。本文将结合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电影来对
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奥菲利亚的觉醒
作者: 何玲晓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奥菲利亚   觉醒   女性主义批评   《哈姆雷特》  
描述: 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作家,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悲剧经典《哈姆雷特》一直都是人们广泛研究的文本,研究内容涉及悲剧美学、疯癫性、宗教救赎和死亡等。在西方父权制思想的影响下,文学作品的评论也大多集中于男性主角,《哈姆雷特》也不例外。在女性处于边缘和从属地位的背景下,缺乏自主性的女性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着,涉及的文学批评也多集中于女性作家的作品和主角是女性人物的作品,而对于《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作者会以女
亦舒言情小说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作者: 蒋玲凤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亦舒   女性叙事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大陆曾经掀起一股“亦舒热”,直至如今,仍有许多读者痴迷于亦舒的言情小说。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亦舒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要从亦舒言情小说的女性叙事的角度出发,着力研究亦舒言情小说在叙事模式、叙事声音,以及叙事角度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亦舒言情小说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从女性叙事角度分析亦舒言情小说的艺术价值、创新点和研究意义。正文部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亦舒言情小说中的人物模式和情节模式。我们仔细阅读亦舒的言情小说,发现其言情小说存在一种模式化的倾向,其笔下的女性
亦舒小说的香港书写
作者: 甘玲燕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香港   亦舒   城市   女性  
描述: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亦舒小说在大陆出版,掀起了“亦舒”热。亦舒创作的持久耐力与犀利、逼真的风格已经成为其言情小说创作的重要特征。亦舒以关注港人的市民生活为线索,以爱情为主线,揭示了香港社会的人文观念及城市精神,以及体现自己的人生哲理的体验,这是对传统的爱情小说套路的一种突破和超越。亦舒的小说除了有消遣功能之外,同时也是了解香港社会、了解香港女性生存状态的一扇窗子,是对香港的社会的思考和领悟,更是有着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本文以城市为切入点,从空间、文化内涵、女性、艺术特点四个方面对亦舒的香港书写进行综合整
< 1 2 3 ... 35 36 37 ... 60 61 6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