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410 条
-
《聊斋志异》女性形象及其描写模式
-
作者:
刘丽玲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描写
模式
《聊斋志异》
-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更接近现代理想的女性,她们经济独立,这一点最具有时代意义。这些女性,虽然不生活在人间,但他们聪慧、善良、果敢,能理解人间疾苦,区分善恶美丑,迷人仗义,在此渲染下,我们往往体会到的是真与善,是人性与心灵之美。聊斋里的女性形象干姿百态,构成了一幅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性画卷。尽管这些女人是以鬼狐怪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完全具有人的灵性,在这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虽然还找不到真正属于女人生活的空间,但在女性自身努力上,却凸显了人性的美丽和真善。
-
《麝香之爱》:女性的精神牧场
-
作者:
张燕玲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方式
自由自在
社会批判
宗教背景
女性形象
牧场
麝香
精神
-
描述:
在梅卓唯美灵异、忧伤悲悯的《麝香之爱》中,她以自己的藏地的审美方式放养了一个高远苍茫的精神牧场,梅卓在此不仅用精微敏感、仁慈上善的笔触放牧了一个个独具个性的藏族女性形象,凸现了藏族女性的生存状况尤其是爱情悲喜,而且还自由自在地放逐自己,一任才情飞扬,一任泪河深流。诗人
-
从女权主义批评视角重新解读虎妞形象
-
作者:
李慧玲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虎妞
反抗
女权
男权意识
-
描述:
虎妞是老舍笔下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前大家对这一形象的解读往往存在男权意识的偏见。本文试图从女权主义批评视角解构男权意识对虎妞的批判,挖掘虎妞身上具有的聪明才智,并对虎妞身上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进行探讨。
-
论水仙花《春香夫人》对双重话语霸权的解构
-
作者:
李玲梅
来源: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春香夫人》
性别主义
种族主义
-
描述:
华裔美国作家水仙花以文学作品为武器匡扶正义,在其小说集《春香夫人》中重塑了华裔和女性的形象,对当时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话语霸权进行了批判。她的批判带有鲜明的解构特点:通过消除二元对立和暴力破坏话语结构两个解构策略,颠覆了读者对于种族和性别认识的限制和偏见。
-
从伦理学的“贞”向美学的“美”逃遁:奥菲莉娅对父权话语霸权的反抗
-
作者:
李玲梅
来源:
海外英语(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伦理的“贞”
美学的“美”
奥菲莉娅
-
描述:
被誉为文学上“最为诗意的存在”奥菲莉娅的疯癫和死亡实质上是对父权话语霸权的一次无力地反抗,反抗的方式是通过其作为伦理学的个人向美学的转变,具体来说即为奥菲莉娅作为“贞”的女性形象向“美”的女性形象的转变来实现的。该文将首先结合文本深入分析奥菲莉娅身上所体现的“贞”与“美”的本质,同时揭示两者之间的冲突。其次,该文将深究奥菲莉娅的疯癫和死亡所揭示的其对于以“贞”为代表的伦理枷锁的反抗和以“美”为代表的审美化生存的追求。
-
从伦理学的“贞”向美学的“美”逃遁:奥菲莉娅对父权话语霸权的反抗(英文)
-
作者:
李玲梅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伦理的“贞”
美学的“美”
奥菲莉娅
-
描述:
被誉为文学上"最为诗意的存在"奥菲莉娅的疯癫和死亡实质上是对父权话语霸权的一次无力地反抗,反抗的方式是通过其作为伦理学的个人向美学的转变,具体来说即为奥菲莉娅作为"贞"的女性形象向"美"的女性形象的转变来实现的。该文将首先结合文本深入分析奥菲莉娅身上所体现的"贞"与"美"的本质,同时揭示两者之间的冲突。其次,该文将深究奥菲莉娅的疯癫和死亡所揭示的其对于以"贞"为代表的伦理枷锁的反抗和以"美"为代表的审美化生存的追求。
-
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追求
-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小说
独特风格
审美追求
女性形象
-
描述:
孙犁是解放区文学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艺术家 ,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同期作家塑造的女性相比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以青年女性为主 ;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 ;具有艺术形式的诗意美。这种特殊的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 ,与作者的家庭出身、个性气质、情感经历和审美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
从客家歌谣看客家女性的爱情家庭观
-
作者:
刘雪玲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情歌
客家女性
爱情
家庭
-
描述:
客家歌谣歌以其质朴的感情,高超的艺术等特点演绎了客家女性的传奇人生。展示出熠熠生辉的客家女性形象。从客家歌谣里,我们得知,她们的爱情简单却伟大,家庭简单却和谐。本文将从客家情歌的角度出发,浅析客家女子的爱情、家庭观以及形成这种思想的历史文化原因。
-
从曹禺戏剧两类女性形象看其创作心态和审美风格的变化
-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学术探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风格
创作心态
魔女
曹禺
女性形象
天使
-
描述:
曹禺戏剧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 :“魔女”和“天使”。“魔女”形象表现了作者早期追求原始生命力、回归自我、反抗压抑的情欲 ;“天使”形象反映了作者后期回归传统、逃避自我、认同社会规范的心理。两极化女性形象影响了作家的审美情趣和作品的艺术风格 ,从“生命之美”转为“爱情之美” ,从热烈激荡转为平淡深沉。这是西方审美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在作者思想观念上的融合与冲突
-
刍议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健玲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风格
萧红的创作
翠姨
《生死场》
萧红作品
萧红小说
现实主义创作
《小城三月》
女性形象
呼唤女性
-
描述:
萧红的创作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她个人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九·一八”之后的故乡东北人民的悲惨命运,使得她在创作之初就格外关注人间的苦难。作为女性作家,萧红感受最深、体会最切的,当是她作为女人的那份经验,这就使得她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对象主体自然集中在女性角色身上。深深同情女性的命运,热切呼唤女性的平等,热情讴歌女性的反抗,是萧红创作女性题材作品的主要特征。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这一特征,是我们认识萧红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
1
2
3
...
27
28
29
...
39
40
41
>